手机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教学反思)古诗(2)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两句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这样美的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图的?

(3)指导朗读。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吧!(学生读,师生共评)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

(2)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美丽景色。(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上阕:上阕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分惜别的情意,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都会一直追随而去的情意。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诗人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2)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了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为什么要“和春住”啊?(学生汇报交流)

(2)原来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祝愿替代了离别的不舍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你们看,这两句词抒发了作者的什么呢?(板书:情)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下阕:下阕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下之意是春归人也归,表面上吐露的是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祝愿,希望对方能和四季中最美好、最具有生机的春天同在,蕴含了深厚的情谊。

5.归纳中心: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前景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写作手法: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到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眉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教学反思)古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