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根据州党委“关于在州直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精神,按照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稳定工作的统一部署,我校“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主题教育活动现已进入第四阶段,整治阶段。学校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校党委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高度重视,结合前三个阶段的活动成果,学校现制定“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青少年受到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加强教师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充分认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高度重视并抓好这项工作。在我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在我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工作,可以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将来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素质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依赖性强,受挫力差,独立性差,自私心理存在面广,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教育空间,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学校应当提出切实的要求,注重教育的效果,增强教育的实效。 1.强化措施,抓住关键,充分发挥民族常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自编教材,将民族常识课纳入课程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上好两堂民族教育课,内容有“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丰富的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等, 教学方法要灵活,可以采用讲解法、演示法、放录像、讲故事、多媒体应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起来觉得生动有趣,如“丝绸之路”、“文成公主”、“坎儿井的故事”等内容都可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听。进行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 (2)提高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业务素质。选拔优秀教师并分期对全体教师办系列讲座,增强教职工的民族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们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搞好宣传的补充和延伸,使民族常识课教学和各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3)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教师在授课时把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如语文讲民族英雄故事,讲当地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发展,讲家庭生活的变化,从而深化了民族常识课内容;数学课中向学生介绍算筹记数法;音乐学科学习民族音乐、艺术,让学生欣赏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学跳民族舞等。进一步感受到国家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主动教育孩子在校尊重少数民族同学,加强民族团结。 2.拓宽渠道,注重结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 (1)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