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递减且越减越慢、单调递减且越减越快。如果用比较直观的图形来表示的话,增减性的变化,就是如下所示的几种情形:
定正确答案。
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43题
6,18,( )78,126 如果给出的一个数列所给的已知项符合这四种变化规律之一的话,那么单调性往往可以用来排除错误选项或者锁
A.40 B.42 C.44 D.46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因为将各选项分别代入后对前后项依次做差,只有B选项能够得到一个二级等差数列12,24,36,48。但如果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所给的已知项全部都可以被6整除,那么所求的项应该也能被6整除,符合条件的只有B选项,与运算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符合。这里我们使用了数列的第三个基本性质,整除性。通常来说,如果一个数列中的已知项都能被某个数整除,那么所求的未知项应该具有同样的整除性质。特别是能被6整除的性质,在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多次考查,比如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42题:
6,24,60,132,( )
A.140 B.210 C.212 D.276
本题应用整除性虽然不能直接得到正确答案,因为B项210和D项276都能够被6整除,但至少起到了简化题目的作用,将答案由四选一变成了二选一,而在B、D的取舍中,只需要简单将任意一个选项代入就可以了。
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性这三大基本性质,可以说是数列推理中屡试不爽的三道“黄金法则”。如能运用得法,在考场上绝对可以获益良多。虽然这三大性质不一定在任何一个数列中都能够完全得到体现,但在这么多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仅仅应用这三大性质就可以解决的数列推理题目数不胜数,甚至不乏用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一些偏题、怪题。 在200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出现过一道“没人性”的数列推理,是当年国家二卷的29题,题目如下: 1,0,-1,-2,( )
A.-8 B.-9 C.-4 D.3
如果本题抛开选项,只看题干的话,相信99.99%的人第一反应下一项应该是-3,或者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就应该是思维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但四个备选答案看来看去,就是不见-3的影子。用小沈阳的话来说就是,-3 “可以有”,但这个“真没有”。以至于当年在考场上,很多考生都在怀疑是否印刷出了问题,将D项少印了一个负号。事实上本题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印刷错误,而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9,运算规律如下:
0=13-1;-1=03-1;-2=-13-1
因此所求项应该是-23-1=-9。也就是说,这道题并不像表面上第一眼看去那样是一个递减的等差数列,其骨子里是一个单项之间的递推数列,出题人能够在1,0,-1,-2这四个数之间想到这样一种规律,不得不说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思考范畴。对于这道题,新东方北斗星贾柱保老师有两句话的评价:第一,如果任何一个考生在考场上做这道题的时候,第一反应空缺项应该是-3,那这个考生的智商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是正常人。第二,如果有一个考生在考场上能够第一反应正确答案是-9,这名考生已经非常接近出题人的“超人”水平了,把这种人录取为国家机关公务员很可怕。也就是说,这道题已经不仅仅是用“变态”两个字足以形容的题目了,真正能在考场上发现其运算规律的考生寥寥无几。但是,即便不能发现正确的规律,要得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却并不困难,请看:
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项呈奇偶数交错排列,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因此空缺项应该是一个奇数,排除A、C;又因为已知项在依次递减,排除D,正确答案只可能是-9,至于为什么是-9,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毫不关心。也就是说,尽管有些题目在命题人的本意那里是比较古怪甚至很难的运算关系,但由于所有的题目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那么未必需要完美的推出正确的运算关系才能够解题。也正是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全部都是客观题的这一特点,我们才有了多种多样的技巧化繁为简,巧解巧算。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应用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性这三大性质,虽然可以将题目难度大大降低,准确度也很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目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这三大性质还从未有过“失手”,没有数列推理的题目与之相抵触,但在地方考试中,曾经出现过极个别不符合的特例。比如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B卷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