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3期
师资队伍建设
年轻的个体妄下论断。
这就要求教师要谨慎地运用评分工具,那种几乎学生说了每句话都要给他打分的习惯,是一种教育修养处于蒙昧状态的标志。以这种态度对待事情,这种最精细的评分工具就一会儿变成蜜糖,一会儿变成棍棒:它使这个人陶醉,使另一个人受伤。如果学生从他的学习里期待不到什么成绩,他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变得要么粗暴,要么灰心。
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要善于从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和感觉出,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哪怕是微小的成绩,都要注意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学生才能热情、大方、主动的与教师轻松愉快地交流。
三、应对工作枯燥的压力
教师感到工作上有压力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工作失去兴趣。虽然感到工作枯燥无味,但又必须去为学生争取分数、为自己争取职称,这当中的矛盾形成了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压力,让教师们感到窒息。教师因为年复一年地重复工作而感到枯燥单调乏味,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兴趣,而如果教师没有工作兴趣,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也就会变成枯燥的事情,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因为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个体,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充满思想、情感和兴趣的
[1]
很特殊的、独以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
愉快,工作积极性就高,压力自然就减轻,而如果心情不愉快,就会感到压抑,对工作渐渐失去热情。怎样才能让教师从这种压力中解脱出来?苏霍姆林斯基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爱护学生对你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信任你是因为你是教师、导师、人性的榜样。作为教师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学生对你的信任这多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那如何才能达到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秘诀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要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就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于教
[1]
育是一种危险。
学生信任教师,不光是因为教师可以传授给他们知识、技能,还因为他们从心底把教师当成一种介于父母与一般朋友之间的角色,这种角色是能够让他们信服和尊重的,是能够与他们交心的,而交心的基础是相互尊重。教师为学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学生好象并不领情,还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紧张的师生关系成为压在教师心底的一块石头,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其实教师们应该反思:我们理解了学生吗?不可否认,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关心学生的,但是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那就是学习,他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他们甚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批改作业而毫无怨言。只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的话,他们也会为学生有出息而感到安慰。但是学生不仅是学生,他首先是一个人,除了学习以外,他还有其他的需求,情感的需求、被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过多的被动地接受学习上的关心,会导致学生内心的各种需求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会让他们的心底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关心学生作为人的尊严感,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而且是真正地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尊感。当他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教师就会受到他们的敬重。缺乏自信心,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知识也会变得复杂,因为自信心的缺乏就会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他们通向认识的道路。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学生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教师。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理也像学生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作为教师要相信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切不能为了一两次考试的结果而对一个个充满憧憬的
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此处隐藏:57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