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技术产业专业学生的若干借鉴
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美国硅谷中38%的人才来自印度。印度培养的信息技术工程师每年新增7.5万人,而且其中多数是为美国培养的,近年来,印度人在美国不断取得成功,美国硅谷里的2000多个企业中,40%企业是印度人领导的。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在大力培养国内软件人才的同时,印度政府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软件人才回国。海外印度裔人有近2000万人,其中有3000余人属于各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大多数分布在欧美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近年来,印度政度在税收、股权、金融、待遇、创业辅导、子女教育等方面都制订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印度海外科技人才回国,不少回国人才已成为包括软件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二、印度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无形资源的发展状况
衡量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有竞争力,最为根本的是看其对资源的控制和调动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对于信息技术产业而言,尤其如此。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本身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很小,从而对物质资源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全球劳动力和资金的过剩使这些有形要素的重要性下降,金融全球化使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多样化,企业的跨国发展也使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调配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与有形资源价值下降相对应的,是无形资源价值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形的资源可以通过购买很容易获得,而无形的技术、品牌、组织等则难以通过引进模仿获得质的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特征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也使无形资源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于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而言,“软力量”(或“软实力”)尤为重视的是技术、品牌和合作谈判能力,技术领先是信息技术产业强大的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取得产业发展主导权的根本。印度在20世纪70~80年代,对进口存储
器芯片征收高关税,迫使那时的软件工程师更加投入地开发、编制软件程序。印度现在65%的软件公司掌握和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四代程序语言、图形界面等工具,并且已经具备了承接某些国际大型软件开发项目的能力。印度的软件公司重视产品开发流程和标准化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有专门的管理者负责与客户沟通。印度软件开发的特点是流程重于项目,流程的管理人员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负责流程开发,如果流程出现错误,项目立刻停工,工期在十几天以上的软件开发项目,工作安排到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控制,工作效率非常高。他们随时按客户的要求调整和修改程序,把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离尽致,以其优秀的设计和精良的生产征服了世界。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声誉和品质的象征,在网络时代,品牌所具有的网络效应极大增强,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树立企业形象的利器。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使企业在多方面受益,品牌的塑造将全面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积累恒久的资产。印度把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品牌看作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从项目起步、规格变更直到最终测试都以标准程序管理,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质量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与质量检测的系统化。由于美国公司在当今世界软件业中占有压倒优势地位,因此印度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及认证主要采用美国体系及标准,都把取得ISO9000认证看作发展的第一步。几乎所有的软件公司都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设定的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等级作为自己的质量管理标准,而且把最高级别5级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目前,大多数印度软件公司都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在全球达到CMM最高质量等级(第5级)的42家公司中,印度就有25家。因而印度的软件质量在全球范围内认可程度非常高,为发展出口创造了领先优势。印度还非常重视合作谈判能力。合作谈判能力是有效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创造良好优势和外部
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纵向一体化让位于垂直分工、跨领域、跨专业和跨企业的合作加快,企业经营成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整个产业生态环境,依赖于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谈判合作的能力。印度战略联盟和外包的迅猛发展为此做了最有力的说明。此外,全球化的深入使企业面临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贸易摩擦和争端越来越多,增强了谈判和沟通能力,所以印度合理的利用各种国际法则,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争取各种有利的条件,这不仅是印度,更是世界各国信息技术产业顺利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印度政府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投向软件开发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历届政府
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置于优先地位。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神经”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1984年提出了“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1986年12月印度政府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1991年拉奥总理上台后继续奉行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方针。1998年5月瓦杰帕伊总理执政后,明确指出:“要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并采取了有力措施,相继成立了以他本人为组长的,包括政府、产业界、学术界杰出代表组成的“国家信息技术与软件开发特别工作组”和“信息技术部”;制定和修改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税收、贷款、投资、人才培训和教育等方面为包括软件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印度政府还在信息技术部设立软件发展局,成立国家软件技术中心,专门对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软件的前沿技术进行跟踪研究。进入新世纪,印度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2000年1月
17日建立了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由信息
技术部部长担任主席。使印度成为世界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建设软件技术园区是印度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成功地实施了以电子
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