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再次试说诗意。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指名渎。要求用“四步法”学习。
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3.明诗意:
(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2)交流。
(3)朗诵。逐行朗读,逐行理解。(4)指名试说诗意。
诗人志南将船系在岸边占树的树阴中,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面,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将湿末湿,杨柳风很柔和,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
4.悟诗情:
(1)春光明媚,勾起诗人的游兴,你能感受涛人此时的喜悦心情吗?
(2)配乐朗涌。(3)指名看图背诵。齐背。(4)创设情境,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连起来说-说,就是《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试着用自己的话 写下来。
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后记:
4、新闻报道一则(总7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申奥成功时热烈欢快、令人振奋的场面。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重在通过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北京申奥成功,令所有中国人欢呼自豪,扬眉吐气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感受北京申奥成功,中华世纪坛令人振奋的场面。
预习题: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释题
1、板书:新闻报道一则
2、释题:“新闻”指最新的消息或事情,它具有及时、准确、真实的特点。
3、“首都各界欢庆申奥成功”是这则新闻的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说说课文着重描写什么地方的欢庆场面?
2、交流、讨论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思考:为什么说“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因为申奥成功)
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
①江泽民同志什么时候来到什么地方与哪些人见面?
②当江主席沿着世纪坛南端抬级而上时,人们有什么反映?
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世纪坛成为欢乐的海洋?
④人们高喊“北京成功啦!”“中国胜利啦!”“祖国万岁!”可调换吗?为什么?
⑤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广场上人们的反映如何?
(2)讨论交流。(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动、高兴的语气)
(4)放录相,感受高兴时那激动热烈的场面。
3、学习第三段
(1)“经过长久的期盼”说明了什么?(中国北京为申奥付出了许多)
(2)为什么说“今夜属于北京,今夜属于中国?”
四、总结全文。本文主要写了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中华世坛令人振奋的场面:鲜花、彩旗、礼花、歌声……令所有中国人欢呼自豪,扬眉吐气。
课堂作业 :摘录描写令人振奋的欢快场面的句子。(两至三个)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中像喜欢的有关片断。
板书设计 :
新闻报道一则
首都各界欢庆申奥成功
彩旗挥舞
欢庆申奥成功人们欢呼场面热烈
礼花绚丽
歌舞欢乐
习作1
教学目标 :
1、 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 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 能按要求完成作业 ,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
形状 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教学过程 :
一、 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 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 轻声读例文,想想:
A 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B 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 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 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
1、 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2、 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 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 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 同桌交流 …… 此处隐藏:13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