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你知道什么叫“摇篮”?c.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的?
d.指导写法:中心句放在段的开头,突出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e.指导朗读。
③第三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
b.你是怎么读懂:维也纳是一座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c.指导朗读。
④第四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b.你怎么知道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了音乐?c.指导朗读。
⑤指导背诵。a.讨论方法。b.自由练背。c.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读第5自然段,理清顺序。这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
(2)细读。①从文中哪些地方乍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
②看录像,读文。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宏伟壮观?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条理清晰)
(3)引读第6自然段。
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
3、总结课文,朗读课文。
(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2)指名读,评价。
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
(1)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
(2)交流。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 展开叙述,体现特点。
(3)练习。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板书: 古典音乐的摇篮
9 音乐之都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教后记:
10、广玉兰
教学目标 :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2)板书课题:哪些同学知道广玉兰,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2、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渗透 概括 花蕊 婴儿 惹人喜爱 孕育 铁锈色旺盛 内涵 椭圆形 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②分小节朗读课文。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①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4)指名分段读课文。
3、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①轻声读第一段。②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3)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
4、完成作业 课后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1、导入 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②交流。(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自由读,交流。(引导学生一句句谈体会,领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b.指导朗读,背诵。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c.交流。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齐读。
3、总结全文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板书: 气味幽香
10 广玉兰花 瓣洁净高雅
(生命力旺盛) 形态生生不息
叶片终年不败
教后记:
11、麋鹿
教学目标 :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 此处隐藏:6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