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
——谈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与对策
云安县前锋镇中学 瞿飞雄
【内容摘要】 这些年来,自杀率不断上升,而且青少年自杀在所有自杀事件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生活的角度挖掘出青少年产生自杀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 预防 原因 对策
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渠道的报道发现,经常出现以中小学生为主角的社会悲剧!有的中小学生跳楼自杀、有的割脉自杀、刺伤心脏、也有的服毒自杀、喝农药自杀 一宗宗骇人惊闻的报道,让读者触目惊心、让家长、老师、亲戚朋友大感寒心。青少年学生,他们可是祖国的希望啊,他们究竟怎么了?其实青少年学生出现上述不可理喻的行为是一种病态的反叛、是一种冲动性行为,也称为病理抗拒。他是一种非理性的本能冲动的暂时满足,并无适当理由或出的目的。明显是抗拒而抗拒,它是源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适,进而发展成与家长、老师、亲戚朋友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得不到化解时,它会逐步上升,最终酿成悲剧。
青少年时期,正值花季的年龄,他们应该尽情享受阳光雨露,应该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然而 记不清有多少孩子由于学校、学习、家长的压力而走上绝路。每当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感到很痛心。这一宗宗事件注定要令人难以忘怀,但是我们的感受却不能仅仅滞足于现象的喟叹与痛惜中,我们的目光掠过孩子稚嫩远去的身影,在一个更为深广的时空中探望,而我们的思考也应该从个体上升到总体才会对未来产生建设性的影响。获得独立的人格,是人的基本的要求,但是个性的发展必然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制约,受到各种文化观念的束缚。人生的这对矛盾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特别尖锐,它既可以将他们引向健康的独立性,也可以引出令人痛心的后果,对此我们不能给以充分的关注。
据新浪河南网2014年2月19日大河报载:
2008年8月遵义市的五名小学生集体自杀;
2009年3月,南阳市西峡县17岁高三女生小蓓,因学业压力大跳楼自杀;
2010年10月,商丘市一9岁学生因功课压力大服农药自尽;
2011年11月,洛阳市一小学生被老师体罚,跳楼身亡;
2012年2月,驻马店泌阳县14岁的小铭上课看小说被老师抓住,喝农药死亡;
2013年3月,开封市通许县一名小学生,疑因被学校强制购买教辅资料、向父母要钱被拒后上吊身亡;
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使这些学生轻率地结束自己如花般的生命?
一、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
人生宝贵的就是生命,为什么那些青少年学生要拿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作那样只能是悲剧的赌注呢?是由于他们属于一种冲动型心理,那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冲动型心理呢?根据心理学的解释:冲动型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要求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1、青少年学生的自杀与网络世界
英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现代化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出现全面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特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占有25%的案例与网络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虽然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高速成长时期,对外界的新异刺激非常敏感,易于接收各种信息,并在长期的交互影响中同化自己人格结构。但同时,青少年对信息的选择却表现得相当稚嫩,缺乏相应的筛选抉择能力,也就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效应的伤害。网络垃圾的出现,更让青少年不可自拔,甚至是自杀。青少年在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中,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而网络的出现,在青少年信息搜索的选择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惰性的捷径。正是由于这种捷径,从而改变了人们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也许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格和交往模式都会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塑化了,扭曲了人格,影响同他人交往。网络中的为所欲为又将直接影响现实社会中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有可能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化,出现得不到正常的信息反馈、性格变异、角色移位、各种环境的心理结构缺乏、相应的交往能力减弱等问题,这些往往就很容易造成自杀行为的发生。
2、青少年自杀心理与性教育(恋爱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突增时期,身高等身体形态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而且各项生
理功能也日趋完善。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教育,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他们中特别是年龄偏低的青少年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进而容易产生性冲动和早恋,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7岁前谈情说爱的少年,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会为日后得精神病埋下隐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及北卡罗莱纳大学一群社会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指出,不论这些少年的真的有特定恋爱对象,还是自我陶醉地迷恋偶像明星,都有可能因为不懂得处理这段感情而导致日后出现忧郁症等精神病。近年来由于性教育缺乏和恋爱失败而自杀的青少年也比比皆是。特别是因此原因自杀的青少年明显呈现低龄化趋势。
3、青少年自杀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生命与死亡教育一直没有重视起来,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整个国家都缺乏这种师资。教材也不十分理想,全部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东西,没有很好地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虽然有些学校开辟了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根据报道,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专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2004年10月10日的《青年报》公布了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在上海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17%,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但绝大多数老师、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以上数据表明,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严重缺乏生命和死亡教育。
总之事实表明:自杀的青少年学生其实是以自杀唤起他人的关注,他们大部分都想获救,很少人是真的正对人生绝望。所以,如果家长和老师多关怀、鼓励青少年,媒体不过分渲染自杀事件,多报道鼓舞人心的新闻,使青少年多点希望,让青少年不会走上自杀这条不归的道路。
二、青少年自杀的预防
1、自杀是有征兆的
大部分青少年自杀者由于求生的本能有明显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例如与好友道别、将事情安排妥当。根据一项调查自杀报告显示,有70%的人在自杀前曾经向身边的家长及朋友显示其自杀的意图;而有30%的人曾经多次向家长或其他人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自杀的意图。其实自杀者在作最后的决定前,很大程度会表现内心的痛苦及犹豫,若自杀者身边的人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援助,可能会阻碍悲剧的发生。
2、控制自杀的念头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0%的自杀者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念头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身后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所以应该从控制自杀念头入手,这是防御自杀的最佳时期。
3、增强公共安全感
增强社会的公共安全感,首先是从关注农村青少年、技术学校的学生、闲散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视青少年女性的心理状态。
三、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对策思考
1、防治青少年自杀与控制青少年上网
当父母发现孩子上网时间失控,不上网就无精打采时,应该考虑孩子是否产生了网络依赖。如果确定孩子出现了网络上瘾的现象,应该及时加以纠正。通过帮助培养新的兴趣,限制上网时间等,督促他多参加现实生活的各种来帮助孩子减少和消除对网络的依赖。社会加强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对青少年上网的监督及指导,较少甚至消除网络对青少年心路历程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自杀行为选择的影响,使青少年真正地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
2、防治青少年自杀与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前后这一特定阶段,根据生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所进行的针对性教育,它包括人生观教育、人格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对
防治青少年自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已经讲到青少年因青春期的种种困惑而带来的种种悲剧。所以实行积极的青春期教育无疑在青少年实现社会化防治青少年自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家长,如果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关注子女青春期的到来,给予必要的指导,就可以促使青少年减少青春期内赶到的困扰或是强烈的震撼,帮助子女接纳自己,适应变化。防治不良情绪的发生。还如社会各界应注意促使传媒内容的健康,有利于青少年奋发向上,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3、防治青少年自杀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技校学生是青少年中特殊群体,他们中大多数是文化成绩中等偏下的,他们的头上有一片智力低下的阴影笼罩着,主要表现在厌学、行为习惯差、自卑等心态,严重阻碍着技校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及个性的优化。经过研究表明技校学生的自杀率正在不断的上升,所以社会应该全方位关注技校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对待其他青少年的心态来对待技校学生。这是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是农村和贫困青少年的心理情况。他们中大部分心理状态是健康向上的,由于贫苦、信息接触量相对较少等种种原因使得他们心理状态令人堪忧,亟需人们加以足够的重视、深入的研究和妥善的解决。否则,将会使大量的农村和贫困青少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为防治他们的自杀,我们可以继续加大对农村和贫困青少年经济援助的力度。在物质上扶持的同时更要从思想观念上、科学技术上进行扶贫,给每个农村和贫困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高度重视农村和贫困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个性。加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农村和贫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总之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急剧变化,升学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价值观发生嬗变,各种生活事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检讨我们的家庭影响,反省我们学校的教育;努力净化社会环境,更加主动积极的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于学习、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促使他们能以更加合理的心态和更加健全的人格去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我的感触能给所有的人们以启迪,尤其是我们青少年们:在这个世界上
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值得留恋的东西,拥有生命才能拥有一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当然是高尚的人生。贾平凹说:人生的意义是可知中完美生存的,在有为中感到了无为,在无为中去求得有为,这就是生命的根本。还有人说,要珍惜生命,珍惜拥有世界、创造世界的唯一一次机会,生命对于我们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责任。可见善待生命,进而使生命更有意义,才是人生的真谛。青少年们:请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那份责任。
参考资料
【1】郑维廉 《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谭欣编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守旗 《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 安徽人民出版社
【4】李百珍 《走进孩子》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德育报》 第630期 第6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