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总结性(终结性)评价
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各有侧重点,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矫正。
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方式的评价,只能反映学生某个阶段或某一方面的状况,难以反映学生的整体状况和问题的根源。
中小学教师应了解各种学生评价方式,掌握不同评价方式的功能与作用。善于应用各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潜能。
六、反思与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对反思与发展能力的表述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教师反思与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教师的反思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应立足于全面、综合,旨在促进自身全面均衡的发展。
反思应有助于树立和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信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应有助于发展自己个性化,保护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反思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依据,重点考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反思不是找错,不纠结纰漏或瑕疵,应抓住问题的本质,既要分析错误,也要查找原因;既要分析问题,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反思,不是照镜子,不能依据以他人的教学作为标准,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