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m145
No,10
化学工程师clle“c日lEwn日
2007年10月
爹…{
?|
文章编号:1002一11“12007)10—0037—04
i综j
,
0
;述:
:
一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周玉新,刘建章
I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省绿色化学工艺与新型反应器重点实验宣。瑚北武汉430口73)
#,:;一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成熟的典型烟气脱硫技术,讨论了其脱硫原理及其特点,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烟气脱硫新技术.并针对我国烟气脱硫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围分类号:1耵04.3
cnr她nl
文献标识码:B
of
de饨lDpme哦茹删蛆s
typical脚ture
nue霉黯缸lllp五uri珏6蛆techoIo影曲ro酿l越d
Yu—Iin,UUJi皿一zh盯嘻
0f
home
ZHOU
(sd啪10fchelllidEI.驴e耐岵咖dPlI肌口8cy,wuh蚰h枷n|k
Abstmd:T1le靶veral
nu8
T‰IlIldo盯,W1Ih衄430∞4,Ch汕)
inthe
per.11l由—珊ipl∞锄dⅡ地cha呲tere8
Key
we陀di∞u酬.11le帅嘴novelFGDtechnol晒eswhjchw胂ddveloped
0fd忙FGD
g日且d鹤111phu五啦i∞(FGD)tedlrmlogi髓忡Ievi州d
technolo盯in
p
in琳即dy玳陀inhDduced.Finally,tIIedevelop沁自tafu8
cbi眦枷a180f0哪Ied.
wOI诅s:Ⅱu。g衄d船LIlPhmiz且ti叩;devdopm朋t面t崛bo憎;加veltecbTmlo舒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8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sO: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污染物,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sO:达1.8亿t…。2006年我国SO:排放总量为2594.4万t,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46.3万t,增长1.8%。由s02污染造成的酸雨面积已占全国总国土面积的30%,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经专家测算,每排放1tso: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万元人民币”1。因此。有效地控制大气中的sO: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工业s0:烟气是主要来源,对于控制大气中的sO:来说,治理sO:烟气污染是企业的当务之急。烟气脱硫(nueG嬲Desulphllriz州on,简称FGD)技术主要利用各种碱性的吸收剂或吸附剂捕集烟气中的S0:将之转化为较为稳定且易机械分离的含
生成casO,,然后将c8SO,氧化成cas吼即石膏。该方法常见的工艺流程是烟气首先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用水洗涤、降温、增湿并除去90%左右的烟尘,然后进人吸收塔内,塔内用石灰浆液进行洗涤脱硫。经脱硫并除去雾沫后的净化烟气,由烟囱排人大气。吸收S0:后的浆液,在氧化塔内用压缩空气进行氧化。氧化后的浆液经增稠、脱水即得产品石膏。该方法是国外工业化烟气脱硫的主要方法,尤以日本应用较多,多用于火力发电厂。它的主要优点是:其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吸收剂石灰石
的来源广泛,原料易得,成本低;脱硫率可达70%一
90%以上;技术与设备容易与国际脱硫市场接轨,从而降低总成本。该法主要缺点是:由于吸收剂和反应产物粘度大,故吸收塔等设备易结垢和堵塞;设备部件磨损问题也比较严重;工艺过程产生的污
硫化合物或单质s,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1经典脱硫技术
1.1石灰石一石膏法
石灰石一石膏法…是采用石灰或石灰石的浆液在洗涤塔内吸收烟气中的sO:并副产石膏的一种方法。其工艺原理是用石灰或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分为吸收和氧化两个阶段。先吸收
泥若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时,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可
能性。
1.2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工艺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工艺”1主要分两个部分:炉内喷射和炉后活化。炉内喷射部分是将石灰粉喷射到炉膛上,CacO,受热分解成ca0和c02,锅炉烟气中的S02和SO,与cao生成caso。,再和未反
应的caO与石灰随烟气(包括未被吸收的sO:)一
收稿日期:2007 伽一10
作者简介:周玉新(1驰7一).男.湖北生省武汉市人。剐教授,主要从事
化学工程及化工环保技术的研究。
起排到炉膛的下部。炉后活化部分是烟气在一个专门设计的活化器中喷水增湿。烟气中未反应的cao与永生成Ca(OH):,然后ca(0H):再与烟气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用玉新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生展趋势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