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家族史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岁月的车轮已经碾过悲痛与欢喜交加的20世纪,21世纪的大学生们正沐浴在充满机遇的社会大背景下。我想,在我们每个家族的背后,应该都曾发生过一段段心酸而又深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不正如一滴滴的黏合剂,重现了近现代的中华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吗?为了更好的把握当下,我们需要认识历史,并以史为鉴。出于好奇,我在课余时间了解了少许自己家族发生的故事,也许也能多少从中窥探出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我的家乡高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杰地灵,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粤西重镇,扼粤桂六县市要冲。而我爷爷就生活在高州北部山区大坡镇的大榕村委会的一条小村庄——六迪湾村。六迪取名于村庄周围密布的六迪竹,又因为村落前面流淌的小河刚好有个90度的大拐弯,形成一个河湾,六迪湾大概就是因此的来的吧。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我的家族好久好久以前就从别处(应该是福建省吧)搬迁过来,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20代了,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也有好一段历史了。

从我爷爷的那代追溯到更早以前,都是当时比较富有的人家。我爷爷是他们兄弟中最小的,在年轻时得到过较好的待遇,因此也能获得学习的机会。爷爷如今81岁高龄了,但它仍然坚持每天写毛笔字和读书看报,应该也是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所致。八年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由于我们家乡远离中心城市,对日本侵略者吸引力不大,没有发生过很大的交火,我们家族得以平安无恙度过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生活质量没有遭到大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爷爷被扣上“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的帽子而被批斗。其实,到了爷爷这一代,我们家族已经不算富有的了,只是因为当地不能不“完成任务”,就把这个头衔强加到爷爷头上。爷爷被扣“帽子”后,被强行系上猪笼游街、示众,在大小会议上被批斗,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这还不算,全家人的生活水平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一下子陷入到艰难的境地。以后,全家大小常常遭到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爷爷全家终日抬不起头来。虽然我没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场景,但从爷爷每次提起此事的唏嘘可以看出,那段日子是多么的艰难和心酸。

三伯父的前途也此受到了牵连,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惜。三伯父高中毕业时,适逢高州县的邮电局招人,凭借着高中时期的品学兼优,他很快就被录取。但正当三伯父将要到邮电局上班的时候,他却被告知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而被取消了录用资格,这对于三伯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要知道,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国家还没从文革的泥潭中走出来,而且高考尚未恢复。能进县邮电局工作,吃“国家粮”,对于农村子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如此好的机会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白白剥夺,三伯父一直耿耿于怀,遗憾终身啊。不过,三伯父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扎根农村,战天斗地。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人气,他担任了两届村委会支部书记、村主任,带领家乡群众大步迈向发家致富的道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所以,家乡群众都很敬重三伯父,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回报吧。现在三伯父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了,但村民生活中有什么困扰都常常找他去调和,解决,俨然他已成了我们六迪湾村的顶梁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相比我三伯父,父亲更幸运一点。因为年轻了七八岁,父亲的出生避开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饥荒,初高中时期又避开了文革的纠缠,然后又赶上了恢复高考的早班车。由于父亲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镇里名列前茅,家里省吃俭用供他读

完高中。然而,在高考中,父亲发挥不够理想,只能饮恨。在当时,镇上的教育水平跟县城里有很大差距,他的一些同学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都纷纷想法设法进入县城学校进行复习。父亲也是怀揣理想的人,也想到县城高中复习,无奈困苦的生活只能迫使这种想法作废,他只能继续留在镇上的高中复习。现实是残酷的,那些原来成绩比父亲差的同学通过一年更好师资的浸染,特别是英语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多都考上了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的普通大中专学校。父亲身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深山僻巷,尽管努力过奋斗过,还是与目标差之毫厘。后来,父亲就读与县里一间职业技工学校。经历过高考失败的洗礼,父亲用汗水进一步充实自己,增强能力。毕业后他先在高中的母校担任了半年的班主任,收获了一系列的经验。那时候是84年,适逢县里招聘乡镇干部,这个绝好机会父亲要把它牢牢把握住,因此他参加了考试。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县政府办公室录用,成为了一名公务员,父亲总算抓住了这次机会。

小时候,父亲总是用他小时候的艰苦生活条件来教育我,说他常常吃不上饭,只能是中午喝稀粥,晚上吃番薯,一顿白饭都能让家里的孩子兴奋不已。放假时候,他要跑到深山中放牛和砍柴,然后步行十公里把柴扛到镇上去卖,以此来帮补家用。去镇上上高中时,他也只能随身带点萝卜干,用来下饭。学校偶尔会分点猪肉给大伙加菜,这在当时对父亲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幸福。现在父亲还是喜欢用萝卜干和青菜来送粥,不能不说是一种习惯,30年来的习惯。以前我总是对父亲的这些经历不以为然,以为那时候人皆如此,也没啥艰苦可言,如今想想,真是大错特错了。在保证自己学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要千方百计地想着帮补家庭,父亲从中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的。为了让我三伯父,七叔和父亲能够有机会读书,姑妈和姑姑她们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外嫁之前都在家里不断劳作,这一方面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蕴含其中,另一方面不也反映了父亲求学年代生活条件的艰辛吗?

当上公务员以后,父亲的生活有了一定好转,毕竟还是一个“铁饭碗”,但这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县政府工作的间隙,父亲还抽空修了大专学历,继续丰富自己的人生轨迹。在父亲面临着好的机遇之时,厄运又插了一脚进来,车祸发生了。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被撞伤左大腿,只能在医院和家里休养好几个月,而一个个机会就这样被白白流失掉。当父亲重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的时候,原本父亲的同事好多都得以晋升。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遍地是黄金,遍地是机遇,此话不假,放到经商层面,更是贴切,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因此,好多人都跑到珠三角地区打工,借此想乘改革开放之风分得利益的一杯羹,我七叔和舅舅都是其中的一员。尽管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但对减轻家庭负担还是有着积极作用。一时间,生活的处境比起七十年代的步履维艰有了很大的改变。

母亲的生活状况比父亲稍微好点,因为外公被分配到胜利农场工作,农场的条件毕竟要比农村好。母亲高中毕业后就过着打工的日子,从纺织厂到米铺,再到后来的固定职位——煤气公司隶属气站的一名员工。我童年的不少时光就是在气站旁的那片果园中度过的。

时光荏苒,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里。三岁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住在父亲工作所在的市政府后面分发的屋子。虽然屋子比较残旧,但邻居们都是跟父亲同一个工作单位,相处起来比较和谐融洽。三岁的时候,全家搬进了市政府建起的集资楼,我人生第一次住进了楼房。直到如今,我们全家还是住在那里,算起来,那里目睹了17年的起起伏伏,见证了我从三岁的懵懂小孩成长为如今华南

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小时候,楼下的空旷地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玩耍的天堂,大家都在肆无忌惮地乱跑乱跳,玩着各种游戏。母亲们就再一旁看着,相互议论着,看着自己的孩子,嘴角露出一丝的微笑。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也是再温馨不过的场景。现在楼下穿梭的车子越来越多,想在空地上玩耍也变得越发的艰难,而且相对于集体嬉闹,如果孩子更倾向于在电脑前作战。我想,昔日楼下空地传来的阵阵叫喊声可能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自从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了讲话过后,中国经济迎来了一次井喷式发展。乘着这股春风,我的启蒙教育生涯就沿着父母预定的轨道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一步一步,没有差错。历史车轮滚进21世纪以后,我的思想逐渐跟中国的发展以及世界发生的大事有了交集。千禧年的奥运会,我开始关注中国的体育健儿;01年中国加入世贸,我略有所闻;03的非典猖獗,我开始主动了解最新动态,而神舟五号载人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能让我心潮澎湃 渐渐,感觉到中国的发展与我关系越发紧密,而我也有责任去关注它并参与其中。21世纪是属于当下的年轻人的,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去参与,去开拓。正如爷爷饱受文革时期的煎熬,父亲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机遇一样,我和众多同龄人也站在了面对历史,开创历史的平台上。

历史不断地前进,而我的家族也在不断地传承。在新的时代,我拿着上一辈传下的接力棒,怎样把这一棒跑好,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在我认为,点燃内心的信念至关重要。爷爷有了走出击退打压的信念,艰难地坚持了下来;三伯父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在打击面前没有自暴自弃;父亲有了考取功名的信念,才能在高考失败后作出调整,最终当上了公务员。身为大学生的我,也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道路,并实现之而做出不懈努力。

回忆了我家族成员的一幕幕故事,我对那段时期中国的发展史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还是那句,以史为鉴,站在历史的高度,大脚迈向又一个制高点,这也我们奋斗的目标吧!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家族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