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lquerypv 命令所观察到的超级块以及备份超级块 magic = 6587 2143 (十六进制)
.
注意:
显示super block信息的相关指令: # lquerypv -h </dev/lvname> 1000 200 1000=1*4096
# lquerypv -h </dev/lvname> 1f000 200 1f000=31*4096
# od -x -N 64 </dev/lvname> +0x1000 1000=1*4096
# od -x -N 64 </dev/lvname> +0x1f000 1f000=31*4096
显示备份超级快内容
显示超级块前部分内容
显示备份超级快内容
显示超级块前部分内容
inode,i节点:块‘2’-‘30’‘32’以及’32’- ‘n-1的部分块分配给inode,记录数据存储的据体物理位置。n的值取决于创建文件系统时的i节点分配策略。i节点是文件、目录的索引,也存储着文件、目录的类型、访问权限、uid,gid、文件的修改时间、文件的访问时间、修改i节点的时间,以及所建立的文件连接数量等信息。每一个文件或者目录都对应唯一一个I节点,I节点代表一个文件的入口,是指向数据块的指针。在jfs文件系统中的i节点数量是在创建该文件系统时决定的。但在jfs2文件系统中I节点可以进行动态分配。i节点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nbpi(number of byte per inode ), 即每一个i节点的大小。nbpi的默认值是4096 bytes,在jfs文件系统大小不变时,增加 nbpi 代表着使用较少的 Inode 管理更多的空间,减小 nbpi 代表需要更多的 Inode 对更多小文件进行管理。
公式:文件系统大小/npi=inode数量。Nbpi的大小可以在建立操作系统时由参数 –a nbpi={ 512|1024|2048|4096……..|65536|131072}指定,取值范围为【512|1024|2048|4096|…|131072】
本文中的i节点均为静态I节点,也叫磁盘i节点。
Fragment,碎片:块的默认大小是4096字节,在大量存储小于 4096 字节的文件时将浪费很多空间,为了解决空间浪费的问题,引入了 Fragment (碎片)的概念,每个块可以被切割成多个 Fragment ,由一个或多个 Fragment 组成连续的空间作为文件存储的最小单元。这样增加了磁盘分配的密度,减少了对磁盘空间的浪费。但同时也增加碎片的分配活动,增加了I/O操作(寻道、数据单元传输)的成本,降低了I/O性能。 Fragment size 可以在创建文件系统时由参数 –a frag={512|1024|2048|4096}指定,取值范围为[【512 | 1024 | 2048 | 4096】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