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04 淬火与时效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未知    
字号: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五章 无多型性转变合金的 淬火与时效Quenching and aging in the alloys without allotropic transformation in matrix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五、无多型性转变合金的淬火与时效5. 1 概述 5. 2 固溶处理

5. 3 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机制1、脱溶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2、脱溶过程的相变驱动力及其在自由能-成分曲线上的表征 3、不形核自发分解(Spinodal 分解) 4、按形核长大机制分解的固溶体脱溶

5. 4 脱溶序列 5. 5 脱溶产物的组织特征 5. 6 时效前后合金性能的变化 5. 7 影响时效过程及材料性能的因素 5. 8 淬火(固溶处理)与时效的工艺规程 5. 9 小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5. 1 概述1、 基本概念:淬火——高温快冷至低温,建立低温下的亚 稳态,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过程。 两种情

况有多型性和无多型性。时效(回火)——亚稳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时效与回火区别在于 基体转变与否?铝、 铜、钛和钢铁 。

2、工艺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淬火+ 时效,但是也存在仅有 淬火(自然时效)和仅有时效(挤后冷即

淬)的情况

淬火

时效

3、目的与应用:淬火(固溶处理)——获得过饱和固溶体:i、时效前的预处理;ii、冷加工前的中 间处理,消除加工硬化,消除脆硬相的有害影响;iii、最终热处理(固溶处理); 时效——使过饱和固溶体分解(脱溶、沉淀),用作最终热处理,调整组织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4、组织变化:淬火(固溶处理)——可溶相溶解,形成过饱和 固溶体,基体发生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 时效——过饱和固溶体分解(脱溶、沉淀),粗 化,产生强化相颗粒,基体晶粒一般无明显变化。

5、性能变化:淬火(固溶处理),分三种情况: i、若原始组织中第二相弥散且硬,固溶后强度下 降,塑性保持或提高(第二相沉淀强化大于固溶 强化); ii、若原始组织中第二相粗大、不弥散,固溶后强 度提高(第二相沉淀强化小于固溶强化) ; iii、若原始组织中第二相脆硬,且沿晶界或网胞 呈网状分布,固溶后强度、塑性都会有明显提高 (第二相沉淀强化大于固溶强化,例如,铸造合 金的固溶处理)。 时效——如图所示。

淬火

时效

强 度 、 硬 度

温度或时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5.2 固溶处理(只讨论基体无多型性变化的情况) 固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只要基体的固溶度随温度变化即可。铝、 T L

镁、铜、镍合金均可。

合金固溶处理前后性能的变化分析不同合金性能变化会不相同,与合金成 分、原始组织、淬火工艺、淬火后组织 等有关: 一些合金处理后,其强度提高而塑性降

T1

+

T2

低;但有些合金相反,也有些合金的性

A

C2

C0

C1

B

能变化不大。 基体无多型性转变的合金固溶处理后急

固溶处理的应用1、获得过饱和固溶体。 2、可作为在某些合金如QBe 、Cr18Ni9 等冷变形前的软化处 理(中间退火)。 3、最终热处理提高综合性能(ZL301)。

剧强化及明显降低塑性的现象很少。 但对于铸造合金而言,可以起到提高强

度和塑性,调节性能的作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5.3 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机制1、 脱溶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TT1 T2 G G(T2) a b C1

这里,以一个具有混合间隙的A-B 二元合金系为解说对象,以便我们

能较全面地了解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的相变驱动力和脱溶过程。

a

s1

s2

b

对于处于ab之间成分的合金,其过 饱和固溶体都会发生分解,自发分

解成αa+αb两相组织。

G(T1)B

然而,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可以以 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变来完成: G (C2)——不形核自发分解 (Spinodal分解);

A

C2

( 1 ) 成 份 处 于 s1s2 之 间 的 合 金

G(T) s1 a s2 b B

( 2 ) 成 份 处 于 s1s2 之 外 的 合 金

(C1)——以形核长大过程的分解 A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脱溶过程的相变驱动力及其在自由能-成分曲线上的表征

相变驱动力是脱溶过程发生前后的体系自由能变化(差)

在温度T下,C0合金单相固溶体α摩尔自由 能为G0,析出少量成分C2脱溶晶核, α相成 分降至C1,二者摩尔自由能分别为G2 、 G1 。 若脱溶相摩尔数n1而脱溶后α基体的为n2, ΔG=G(析出后)-G(析出前) =(n1G1+n2G2)-( n1+n 2)G0

若脱溶相和基体成分均匀,由杠杆定律有,n1/n 2 =(G2-G0)/ (G0-G1) 两式合并,则有, ΔG=n2 {(G2-G0)- (C2-C0)[ (G0-G1)/ (C0-C1)]} 当C2成分的脱溶相很少时, C1→C0, (G0-G1)/ (C0-C1)→(dG/dC)c0 因此,ΔGV= ΔG/ n2 = (G2-G0)- (C2-C0) (dG/dC)c0 , 则, G2-G0=AE, (C2-C0) (dG/dC)c0 =BE, 故ΔG=AB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3、不形核自发分解(Spinodal 分解) 拐点或旋点(Spinodal point)可能出现Spinodal分解的合金系有:Al-Zn、AuNi、Au-Pt、Nb-V、Zr-Nb、Cr-W、 Cu-Ni、CuRb、Ir-Pt等,其相图都存在 如图所示的混溶间 隙,析出相仅成分与母相存在差异,结构相同。 如图所示,自由能成分曲线必然存在其二阶导 数d2G/dC2=0的点,即s1和s2两个点,可称之 为拐点或旋点(Spinodal point),成分在两拐 点 间 , d2G/dC2<0 , 而 在 两 拐 点 以 外 , d2G/dC2>0。若将不同温度下的自由能成分曲 线的拐点的成分位置相应地表示在相图上,则 可得到旋点线(RKV),过冷到旋点线以下的 固溶体可能发生Spinodal 分解。

Spinodal 分解过程C0成分在微观区域内发生微小的浓度起伏,偏离成Cp和Cq,都会自发进行下去。 (1)反映一开始,不需临界形核,(2)分解一旦开始,就迅速席卷α相的整个体 积。(3)成份分离加大,直到达到平衡成分(Ca和Cb),

自由能降到最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任何一个起伏都是稳定的,则固溶体中存 在高于平均成分的偏聚区,也有溶质贫乏 区,偏聚区周围为贫乏区,贫乏区周围为 偏聚区,构成Spinodal分解条件,不需形 核。如此连锁反应使这种浓度起伏迅速波 及整个体积,呈周期性,像弹性波,(成 份波,具有正弦波性质)。随后偏聚加重, 成份振幅加大(中期),浓度不同导致弹 性应变能增大,共格形消失,出现相界面 (后期)。再后来像形核长大情形一样, 是脱溶相聚集、粗化或消失的过程。

上坡扩散

1。形成一定成分的晶核 形核 2。需浓度、能量、结构起伏 3。不呈周期性分布

Spinodal 分解过程的阻力(来自上坡扩散的阻滞力)

梯度能——化学键失去平衡所致能量增加。这里,不形成界面,无界面能,但 形成浓度梯度,故为梯度能,为正,阻碍分解,浓度梯度大,梯度能作用明显。 应变能——成分分离必然引起晶格常数连续变化,其变化率 1 da ,从 而导致整个体积产生晶格均匀共格应变,产生共格应变能(正值),阻分解, a dCB

弹性模量的各向异性也导致成分偏聚具有方向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Spinodal分解发生的实际温度合金发生了Spinodal分解的可能性 应该用Spinodal分解的共格旋点来 估计。 化学Spinodal分解与共格Spinodal分 解(Without gradient energy)1 T1 A 12 2’ 3’ 34 B A 混溶间隙 4 B G T 2’ 2 G(T) 3’ 3

TS TS* 2 2

E xB 1 xB Vm / R 1

化学Spinodal 分解

化 学 Spinodal 分 解 温 度 与 共 格 Spinodal分解温度之差随晶格常数 变化率、杨氏模量、摩尔浓度以及 摩尔体积的变化。共格旋点

共格Spinodal 分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可能出现Spinodal分解的合金: Al-Zn,Al-Li合金的Fcc相的分解; Al-Cu合金中从Fcc基体析出G.P区; Fe-Cu 系中的液相凝固以及Fcc相的分解; Cu-Ag, Cu-Ni系中的Fcc相的分解等。

调幅分解组织(周期性调幅组织—成分沿晶体的某一方向呈周期性 分布) 共格应变能影响共格脱溶相的形状,也影响其分布(体积分数较大时),只 有脱溶相彼此按一定间隔成周期性排列,才能使共格应变能减到最小。共格 脱溶相周期性分布的组织为调幅组织,各脱溶相间的距离为调幅周期 合金系、合金成分、热处理规程不同,调幅组织的形态可能不同。编织样花纹 周期排列的立方体

<100>晶向相互平行的杆状物三度 交织而成的调 幅组织(Cu-Ni-Fe)

<100>晶向呈周期排列分布的调幅 组织(Ni-Al)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4、按形核长大机制分解的固溶体脱溶

按形核-长大机制的分解(脱溶)的相变驱动力(1)

具有混合间隙的A-B 系(连续固溶体)如图所示,在s1点左侧的Co合金,它 的自由能G1

大于平衡两相混合物自由 能G2,因此, 存在分离成成分Ca和 Cb两相的趋势,若成分起伏造成微观 区域中的成分偏离Cf和Cg,则因这段 自由能曲线下凹,成份分离后体系的 自由能G3较原始固溶体自由能G1高, 偏离不稳,易消失而不能继续发展。 只有产生大的浓度起伏(如Cm和Cn) 时,自由能才能下降,成分偏聚才能 稳定发展下去,直到达到平衡成分 (Ca和Cb)。 临界成分——(略)形核阻力: 新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能; 比容积差导致的应变能。

临界晶核半径的决定因素: G GV GInter GE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按形核-长大机制的分解(脱溶)的相变驱动力 (2)

A-B共晶系大多数合金具有共晶、包晶或其它类型的相 图,有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的相不仅成分与 原始固溶体不同,而且晶体结构也有区别。 如图所示,β相和α相结构各异,自由能曲线 不连续,无曲线上凸,没有Spinodal 分解的 可能性。因此,这种情形下,亚稳过饱和固 溶体分解过程是按形核长大机制进行的。 浓度起伏生成CI, ΔGVI为正,晶核不稳。 浓度起伏生成CII, ΔGVII为负,晶核可稳

定发展。 浓度起伏生成CIII, ΔGVIII 为负,晶核也 可稳定发展。 不论β相开始成分如何,最终发展的Cb。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形核---长大分解机制L T0 A C0 + B A

T

G GV G G

C1

C0

C2

B

沉淀粒子形核驱动力计算(经典形核理论)G G

G GV

G D GV / n2 dG G G (C 0 ) C 2 C 0 dC

C0

A

C1

C0

C2

Bwhen C1→C0, i.e. a little amount of precipitates is form.

GV G 2 G1

n1G n 2 G n1 n 2 G (C 0 )

G (C 0 ) G n 2 G G (C 0 ) C 2 C 0 C 0 C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按形核-长大机制的分解(脱溶)的相变驱动力(3)

β

ΔGVβ ΔGVGP ΔGV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5. 4 脱溶序列 序列及特征 符合相变阶次规则:平衡相出现之前出现亚稳结构(可以多种)。④沉淀(脱溶)期 ③亚稳析出期 ①预沉淀期 ②过渡沉淀期

过饱和固溶体 → 偏聚(丛聚) → 偏聚区(G.P) → 过渡(亚稳)相 → 平衡相

Al-Cu:

α -Al ss

→ 偏聚(丛聚) →

G.P区

θ’’ → θ’

θ

产生原因: 脱溶初期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影 响大。亚稳相多与基体共格或半

共格,降低形核功。能量—— 成份—— 结构——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04 淬火与时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