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未知    
字号:

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构建学校有效教学管理模式

[摘要]中职学校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应将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为“情境耦合式”,以“场境——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构建教学实施的基本框架,以情境为中心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教学思路,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强调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职业教育情境有效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有效”为首要原则。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确定为“情境耦合式”,即以“场境——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构建教学实施的基本框架,将教与学的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情境中解脱出来,以情境为中心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教学思路。

一、 情境教学的实施场境:构建以“情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

生态圈

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这对职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求中职学校着重创设“以职业情境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圈,按照职业工作环境来设计和建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和教师从与实际生产、服务完全接轨的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职业工作场景的影响,营造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需要建立教学一体化的实训环境: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专业实训车间)

——学生实训实体——校办实训工厂——

校外合作基地,使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是针对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建立实习车间和模拟实验室,学校根据专业学习进度安排相关的项目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在物质环境设计上应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尽量模仿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为弥补职业学校实验教学条件不足、设施不全、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可将信息化虚拟情境技术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有机融合。

2.学生实训实体。学校可组建多个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学生实训实体,如计算机服务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校园广播电台等,这些中心一般由学生负责管理和运作,教师参与指导。这些学生实训实体以实训基地为依托,结合职中学生专业学习特点,使学生可在为校内外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中提升专业技能。

3.校办实训工厂。校厂一体是中职学校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发展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功能定位是集教学、培训、生产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培训基地,它一方面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按学校培训计划,负责安排学生学习、实训和专业教师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最好拥有自己的系列产品和商业品牌。

4.校外合作基地。我校与多家企业联合办学,把学校办到工厂、公司,借助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围绕企业生产项目需要,开展实训教学,实现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在更多的职业体验中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从业素养。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决定了学习阵地必须以实训场所为主,以工作任务的真实内在结构作为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心”的职业教育生态圈构建基础上,我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习动机和形成职业能力,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在工作情境背景

下,根据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中强化“实境”训练;教学策略上采用产学结合的“项目制”。

1.整合课程设置,强化“实境”训练。学校教务处通过对行业职业岗位的全面系统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整合出专业建设所包含的知识、能力、技能及素质模块,分解出各模块的要素内容,据此建立专业课程大纲。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利用基地资源,重新设置“2+1”课程体系,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直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教学过程遵循:理论基础实验(课堂、虚拟实验室、实训车间)→专业见习(校办实训工厂、校企合作基地)→课程专项实践训练(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岗位技能顶岗实训(校企合作基地)的程序与阶梯式提高机制。同时,改变过去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实训安排,实行集中实训,加大了实训容量,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其“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的特征,将实践情境与工作情境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行工学交替,即将学校教学与学生到企业实习交替进行,一般安排学生在第二学年,固定几个月时间到企业实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创造条件。我校在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数控、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都开展了相应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和见习,学生经历了“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培养过程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而且,学生带着实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岗位对实践技能的需求返回学校,也加强了专业学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工作体系为中心,实施项目教学。在情境耦合的教学体系下,教学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工作体系为中心,以技术实践为知识焦点,以岗位需求为依据。通过对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发现,岗位工作是以项目的形式来呈现的。与此相适应,中职教学内容结构的主体也应该是项目内容结构的形式。同时,项目课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也符合职高学生的思维特点。

第一,制定项目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操作为目标,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安排教学项目,

要量化、规范化、可操作化。每一个项目的实施应明确告诉学生做什么,怎样做,达成什么目标。

第二,实施项目教学。我校于2008年开始推广项目教学,其教学思路是:首先,学习内容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作为学习载体和学习中心,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或职业活动过程的一致性。将项目分解成几个最佳子项目,确定子项目的目标及任务。其次,由于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任务一般都是综合的,因此,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再次,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项目教学先由老师确定工作及程序,示范讲解,再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这种教学中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校到企业现场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准备教育的目标。这里再没有单纯意义上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学习的教室或实训室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意识和素质,学生通过项目课程的学习得到有效培养。

第三,建设项目式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工作项目的特性,将工作项目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我们尝试了递进式、网络式、并列式等项目教学程式。课程内容结构的选用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我们开发的《办公软件应用》采用递进式的项目结构;而《平面设计案例教学》,我们主要采用并列式和递进式相结合的项目结构,在2010年进行的中职校本教材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并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

三、情境教学的结果评估:资源存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情感

在重应试轻应用、重接受轻创新的传统评价模式下,职中的专业实践能力测试更多地还是一张试卷、一个产品定成绩,传统的“应知、应会”考试很难完整地测试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在情境耦合的教学范式下,我们借用“资源存折”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能力评价。

1. 评估方式。“资源存折”是海尔员工的“个性化”收入的计算方式,即员工的收入=劳动力价格-损失+增值提成。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正是他的“收入”,我们把这个成绩测试表达为:技能操作学业成绩=基本分-失分+奖励分。这种评价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学生完成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合格标准,得到相应分数(占总分的70%)。第二步,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相应“失分”。学习态度不良,如出现上课迟到、无故缺课、小组合作不良、延时完成等,或者材料的损耗、出次品等。专设奖励分,奖励那些作品质量优秀,有创新意识或有刻苦学习精神的学生。质量、刻苦学习精神、创新意识等激励由教师确认或学生根据自己拥有的依据提出,最后得到确认。其逻辑是,在职业情境下,每个人都占用了生产资源,如果创造的成绩大于占用的资源,资源存折就大于基本分,反之就小于基本分。以上分数占总分的30%。第三步,计算总分。成绩合格的同学获得相应的成绩,不合格的同学重修本课程,合格后才准予毕业。

2. 评价主体。项目任务完成后,由学习小组、任教教师(师傅)和学生自己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将学习小组和自我评估的主观评价与外部的客观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认识他人、评价他人,也让学生用对比的方式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以便为下一个技能训练项目的学习做好铺垫。而且通过效果评估,还可以划分出班上每个项目小组的效果等级,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提升。

3. 评价目的。这种评价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将职业态度、创新能力和基础理论学习的掌握相结合,其评价目的是:(1)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目标充满信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潜能,实现职业理想。(2)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过程,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技能。(3)在专业情境下引导学生发展职业能力,按照职业学校课程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综合评价标准。(4)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发展“端信诚实、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职业品质。(5)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职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情境下的有效教学是让学生有机会从事包括操作、实验、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职校的有效教学,应本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完成仿真或是真实的工作任务,获得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并使知识内容与工作情境直接相联系,发展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技术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也是职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李吉林文集(卷1):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李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

《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鲁道夫·普法伊赛尔(德)江苏教育出版社;

《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L·A·巴洛赫(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情景化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的完美结合》江丽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张攀

二O一一年八月一日

创设情境教学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