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融概论
一、金融的涵义
货币资金的融通或货币资金在盈余单位和亏空单位之间调剂余缺的信贷活动。
二、金融的构成
1、金融主体:谁参与了金融活动;2、金融对象:货币和资金;3、金融方式:有偿的信用方式;
4、金融工具:票据和各种有价证券;5、金融市场:有形和无形两类;
三、金融的特点
1、可回收性:授信人(债权人)原则上要按等值收回本金;2、期限性;3、收益性:利息或股息;
4、风险性:如债务人(受信人)的违约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
违约风险如政府债券的偿还,其来源是税收,因而本息偿还能力高,违约风险低。尤其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违约风险就更低。而公司债券的偿还能和与经济状况大环境和公司经营的小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因而不确定性高,违约风险大。违约风险低的债券,其利率也低;违约风险高,其债券的利率也就。债券利率与无风险证券利率之差称为风险溢价。而无风险证券是指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的证券,如国库券、政府债券、大银行存单等。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须为正,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高。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假定A公司债券与B公司债券在初始时节利率是相等的,A公司因经营亏损致使其公司债券不易变卖,流动性下降,债券需求下降,从而导致该债券的利率上升;而B公司债券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风险往往与违约风险相伴而生,因此风险溢价是两个风险共同带来的。
巴林银行的破产
1995年2月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道了同一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巴林银行集团是有着233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雇员1300多人,总资逾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元,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489位。巴林银行经历了1986年伦敦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的“大爆炸”,仍然屹立不倒,已成为英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巴林银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却在1995年2月毁于一旦。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新加坡的交易员尼克·李森的违规交易。李森,事发时刚满18岁。1992年,李森由摩根士丹的衍生工具部转投巴林,被派往新加坡分行。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李森很快得到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衍生产品交易。期货交易的成功使李森深受上司的赏识,地位被允许加入由18人组成的巴林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衍生交易管理委员会。
李森的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套活动。然而,李森并没有严格地按规则去做,当他认为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时,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账户大量买进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破了李森的美梦,日经指数不涨反跌,李森持有的头寸损失巨大。若此时他能当机立断斩仓,损失还是能得到控制,但过于自负的李森在1995年1月26日以后,又大幅增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1995年2月23日,李森突然失踪,其所在的巴林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占市场总仓量的30%以上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这项损失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约5.41亿美元的全部净产值,英格兰银行于2月26日宣告巴林银行破产。3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栽决,巴林银行集团由荷兰商业银行收购。(摘自:国际金融报,2001年4月30日)
分析:
1、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巴林银行破产表明,近些年来,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的金融风险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得多,且风险的成因也日趋复杂化。在经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带来来致命的打击。因此,必须注重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减少破产、倒闭的厄运。
2、健全的内控制是防范金融市场主体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不是偶然的,要想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应做到三点:第一,要完善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在新加坡分行,李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身兼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李森的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李森在关西大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是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忽视衍生金融交易中存在的巨大风险,为了贪图利润而过分冒险是造成巴林银行惨剧的又一重要原因。李森无法无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过去的经营记录非常好。据说,1994年李森为巴林银行创造了2000美元
的利润,这大约占到了巴林银行总利润的1/5,第二,要堵塞监管的漏洞。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1/3。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另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第三,要抑制过度从事期限货投机交易。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是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四、金融的发展与创新
1、金融商品的广泛多样化;2、金融服务扩大化;3、金融体系多元化;4、金融手段信息化;
5、金融全球化;
(1)资本流动全球化;(2)金融市场全球化;(3)金融机构全球化;(4)金融协调和监管的国际化。
第二节 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 四、货币的职能 五、货币制度
六、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1、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涵义
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但由于金融创新,信用工具层出不穷,各种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货币层次的划分只能相对准确。金融制度越发达,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越多,金融创新速度越快,货币层次修订的速度也就越快。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划分存在四种观点:
(1)Mo=现钞;
(2)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Mo(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这种观念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主张把货币的外延(范围)只限于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其理论基础是,只有流通中现金和支票才是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即交易成本最低的交换媒介;
由于银行的活期存款随时可以成为支付手段,因此同现钞一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M1作为现实的购买暂行,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巨大,因此,许多国家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一层次,使之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
(3)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准货币);
准货币指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况汇票、国库券)。准货币虽然不是真正的货币,但它们经过一定手续后,能够转化为现实的货币,从而加大货币的供应量。M2的出现,使货币范围更加扩大,对金融制度货币流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一些金融发达国家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4)第四种观点认为,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各种短期的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等,它们在金融市场上赔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1只在程度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此
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各国具体的货币层次划分是不断变化的。
4、流动性——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流动性指迅速获得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即获得资金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而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负债的途径,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通过负债的途径,主要是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主动性负债和潜力养成法来提高负债的流动性。
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周转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它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将下列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
a. 支票账户存款;b. 房屋;c. 通货;d. 洗衣机;e. 储蓄存款;f. 普通股
答:按照流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c),(e),(f),(b),(d)。
5、相合层次中的控制重点
由于各国商品范围、金融机构、货币概念有所不同,以及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的差异,所以其观察和控制重点也不完全一致。
从西方国家控制货币量的实践经验和总的趋势看,初期的货币量控制大多以M1为主,近年来更多的国家从M1转向M2。这是因为:
(1)M2与经济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高于M1。
(2)M2比M1更便于控制。M1变动幅度较大,趋势也不易捉摸。而M2不管其结构如何变化,总量是相对稳定的。 我国从近期看,应以Mo和M1为重点;从中长期看,应以M2为重点。
第三节 信用
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信用一词源于拉丁语“Credo”,其意为“信任、声誉”;而英语中的信用“Credit”,其意除“信任”外,还有“赊账、信贷”之意。
1、信用的含义: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的特征的借贷行为。其实质是一种债权和债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不同于商品交换关系)。
一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而发生了转移,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借贷行为则不同,是不等价交换,商品(即货币)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支付手段。债权人将商品或货币借出(称为授信);债务人接受(称为受信)。
2、信用的产生
由此可见,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3、信用产生的客观基础。
(1)社会每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必然性。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便会产生出一些矛盾。盈余单位出现大量的资金剩余,而亏空单位又急需货币资金发展生产。于是,信用得以产生的可能性。
(2)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这就决定了资金余缺的调节不能是无偿的。这就产生了信用关系。
(3)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赊销到期,支付货款时,货币不是充当流通手段,而是充当支付手段,这种支付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二、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
(一)信用制度的一般描述
1、信用制度的含义: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正式的: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划
意识形态;
2、信用制度 非正式的: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 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3、信用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每一个信用关系主体的行为结果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而且取决于其他人的行动。所以要使信用关系能够成立,就必须有约束信用关系主体的一套行为规范;(2)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内在化的要求。
(二)信用的主要形式
1、商业信用
(1)概念::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是企业之间以赊购、赊销假、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作用:①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③节约交易费用;④加速商品流通。
(3)局限性
提供信用 服装 ①严格的方向性: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织染厂
提供信用 造纸厂 机械厂
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③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4)特点:①主体是厂商;②客体是商品资本;③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性;④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
2、银行信用
(1)概念: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贷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2)特点
①其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它机构,债权人则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
②其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此特点使银行信用能较好地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一方面,银行信用能有效地集聚社会上的各种游资(生产资本中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货币所有者的货币资本)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上的限制性。另一方面,银行信用是以单一的货币形态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能向任何企业及任何机构、个人提供信用,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提供方向上的局限性。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④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对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不同。在繁荣时期,对二者的需求都增加;在危机时期,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会减少,而对银行信用的需求有可能增加(企业为支付债务、避免破产,有可能加大对银行信用的需求)。
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向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3)银行信用的发展
银行信用的上述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我国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在我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讯息,2003年中期,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74.42%和25.44%;2004年中期,这一比重分别为75.72%和24.18%,也就是说,整体上,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重有所增加,长期负债比重有所降低。而从流动负债的构成来看,2003年中期,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流动负债中的比重分别为46.18%和44.77%;2004年中期,这上比重分别为47.38%48.58%;即商业信用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当然,这一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比例结构是受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比重上升,与我国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并取得成效息息相关。根据中央银行2004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产成品资金占用不断攀升,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9530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9.5%;存货出保持快速增长,截止到2004年6月末,企业存货同比增长22%,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存货的增中,企业不行不得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应地增加流动负债。然而,在宏观紧缩的环境下,企业从银行获得短期借款的额度有限,商业信用便成为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4年中期,上市公司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31.26%和37.94%,远高于短期借款的增长。
3、国家信用
(1)概念: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又称公共信用制度,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发生。
(2)内容
国内信用 国库券:1年以内
(内债) 国 债:1-10年
国公 债:10年以上
家
信国外信用(外债): 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政府借贷来实现。
用
(3)作用①可以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②弥补财政赤字;③用于特定支出;④调节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5)特点:①还款期限较长。国债未到期前只能贴现不能兑付,因而聚集资金的稳定性较强,可用于长期投资。 ②范围更广泛。可以动员银行难以动员的那一部分资金。一是因有政府的信誉,二是因为国家信用有时有强制性。
4、消费信用
(1)概念:是指由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2)形式:①赊销方式;②分期付款;③消费贷款方式。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消费信用开始发展。
原因有二,一是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思想得到认同,二是战后经济增长快速而稳定,人们收入大幅度提高。
5、国际信用
(1)概念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2)类型
①出口信贷。政府为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的利息补贴等信用形式。
②银行信贷。进口企业或进口银行直接从外国金银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③市场信贷。是由国外的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组成的银团帮助进口国企业或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或大额定期存单来筹措资金的信用方式。
④国际租贷。由国际间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
国际租赁 金融租赁:出租(一般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应承租人要求,出资购
买其所需设备,并一次性出租给承租人,租约期满后回
收全部投资的租赁方式。
经营租赁:出租人将自己的设备和用品向承租人反复多次出租的租赁
方式。
⑤补偿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培训等,待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合同规定的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信用方式。
三、信用工具
1、概念: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资金融通的所签发的,此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2、类型
汇票: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短期信用具
·票据 本票: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
·信用证 支票:现金支票、转账、余额支票
贷记卡:先消费后还款:信用卡
·银行卡 借记卡:先存款后消费:没有信用消费和透支功能。
信用工具 ·大额存单
长期信用具 政府债券
(资本市场) ·债券 公司债券
金融债券
产业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
3、作用工具的特征(基本要求)
(1)偿还性。在多信用工具要求还本付息。(股票和永久债券只付息不还本)
(2)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年净收益/本金
(3)流动性。指信用工具在一定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与其偿还期成负相关。
(4)风险性..①违约风险:不能按时履行契约、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②市场风险: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而导致信用工具价格变化的风险。③购买力风险:由于严重的通胀使信用工具价格的实际购买力低于预期购买力的风险。④流动收入风险 不能迅速变现的风险。
4、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3)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4)调节经济结构。国家利用资本和信用制度来制定各项重要政策和金融法规,利用各种管理杠杆来改变信用的规模及其运动趋势。
第四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的本质
1、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
(1)威廉·配第的“利息报酬说”:是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2)诺思提出的“资本租金论”:即利息不过是资本(像土地一样)收取的租金。
(3)亚当·斯密的“利息剩余价值论”:认为利息有双重来源,其一,当借贷的资本用于生产时,利息来源于利润;其二,当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辊的收入如地租。
2、近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1)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的“节欲论”。利息是资本所有者“节约”或“节欲”,抑制当前消费欲望而推迟消费的
报酬。
(2)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利息取决于边际生产力大小”。他认为,当劳动量不变而资本相继增加时,每增加一个资本单位所带来的产量依次递减,最后增加一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就是决定利息高低的“资本边际生产力”。
(3)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人性不耐说”。
(4)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说”。
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流动性偏好 投机动机
3、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1)利息以货币→资本为提前。(2)利息和利润一样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的是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计算。
1、利息率=利息 本金
2、利息率分类
(1)按照计算日期不同:年利率(%)、月利率( )、日利率(/万)
(2)按形成的方式不同:固定利率(适于短期借贷)与浮动利率(适用于长期借贷)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是传统采用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指信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确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我国现在所说的浮动利率是指各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按一定幅度上下浮动的利率。
(3)按照性质不同: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r-通胀率P
(4)按照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①市场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②官方利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③公定利率:据由金融和构成行业公会、协会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其只对参加该公会或协会的金融机构有约束作用。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利率是对经济进行间接控制的重要杠杆,为了使利率水平的波动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各国几乎都形成了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市场利率变化能灵敏反映出借贷资本的供求善,是制定官定利率、公定利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市场利率又会随公定利率、官定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当然,官定利率、公定利率的制定也要考虑其他各种因素,特别是反映出政策意图,对市场利率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其升降直接借贷双方对市场上利率变化的预期,进而影响信贷供给的松紧程度,并使市场利率随之升降。但二者在量上和运动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会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5)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6)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借贷时间1年以内):一般来说,期限超长,投资风险越大,其利率也越高。
(7)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化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了解这种关键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也就了解了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再现利率,在我国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机构的贷款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定不同的利率。例如我国实行的差别利率主要有存贷差别利率期限差别利率和行业差别利率。
3、利息率计算
(1)单利法
I=P·r·n I为利息额;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P为本金。
S=P(1+n·r) S为本利和:
(2)复利法
S=P·(1+r)n
I=S-P
三、利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基准利率、主导作用)与商业银行存货利率(市场利率、
利率体系 基础性作用)
·拆借利率(不超过半年)与国债利率(1年以上)
·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利率)
四、现值、利率与证券价格
1、现值、利率与贴现
(1)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的终值在现在的价值。如把100元存入银行,利率是7%,一年后得到107元,100是现值,107是终值。
P现值
当利率分别为20%与10%时,对你而言,明天的1美元在哪种情况下在今天的价值更高?(假设以上利率为日利率)
答:明天的1美元在利率为10%时更值钱,在利率为20%时更不值钱。当利率为20%时,明天的1美元的价值为F 终值 n(1 i)如果利率为10%,一种债券明年向你支付1100美元,后年向你支付1210美元,第3年支付1331美元,这种债券的现值是多少? 解:11 0.83,当利率为10%时的明天的1美元的价值为 0.91。 1 20%1 10%
(2)贴现:把未来某一时期的资金值按一定的利率水平折算成现在时期的资金值。 110012101331 3000(美元) 231 10%(1 10%)(1 10%)
RkRnR1R2 n1 i1 i21 ik1 iPV
PV为资产的现值;R1、R2 Rn为当前预期的第1,2 n年的收益;I为贴现率。
如某企业某项投资的收益分五年取得,年利率为7%,第一年年末为3000元,第二年年末为2500元,第三年末为2800元,第四年年末为3200年,第五年年末为2000元。这些收益的现值是多少? Rk kk 11 in
PV
说明:贴现率与现值成反比,贴现率越高,现值越低。
再如,有三个投资项目
项目甲三年收益为每年2000元;项目乙三年的收益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项目丙三年的收益分别为3000元、2000元、1000
元。三个项目究竟哪个项目的现值为最大?我们分别以
5%和20%来贴现。
30002500280032002000 = 11140.20(元)
1 7%1 7%21 7%31 7%41 7%n
按5%的贴现率计算,项目丙最优,它的现值是5535元。
按20%的贴现率计算,项目丙最优,它的现值是4468元。
2、利率与证券价格
债券的四个要素:(1)面值;(2)票面利率;(3)期限;(4)平均利率。债券价格:由于票面利率是固定的,面值也是固定的,所以在证券市场上债券价格就由市场利率来决定。
PV
i为票面利率,Cn为股票收益,F为第n年未赎回的面值。
如一张100元面值的债券,为期三年,每年年末可得到利息10元(年利率为10%),市场利率为8%,那么该债券的市场价格是 Cn FC1C2 2n1 i1 i1 i有三种情况:
(1)当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低于票面价值;
(2)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高于票面价值;
(3)当市场利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等于票面价值。
所以,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这也说明了长期债券的短期债券的风险大。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如果市场利率呈上升趋势,你在几年前买入的债券,其市场价格将会低于面值价格。另一方面,如果物价呈上升的趋势,你中途不出售债券,但到期时,归还折本金就会贬值。
如果利率下降,你更愿意持有长期债券还是短期债券?为什么?哪种债券的利率风险更大?
答:(1)如果利率下降,更愿意持有长期债券,因为利率下降会使长期债券的价格上升快于短期债券的上升,从而使得持有长期债券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五、利率的决定
1、平均利润率(首要因素)。O<r<P
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3、预期的通胀率(费雪效应)
当预期通胀率提高时,债权人会要求提高贷款利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的增加对r水平的影响有三种方式:
(1)流动性效应:货币供给↑→流动性变大→r↓
(2)收入效应:r↓→I↑→Y↑→资金需求↑→r↑
(3)通胀预期效应:货币供给↑→通胀预期↑→r↑
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可货资金供给↑→r↓
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可货资金供给↓→r↑
逆差时,提高r↑→吸引外资
顺差时,降低r↓→减少外汇流入
6、汇率:本币贬值时→r↑
7、商业周期
资金需求↑ 扩张期 →r↑ 费雪效应拉升r
101010 100 105.15元 231 8%1 8%1 8%
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
衰退期→r↓
8、国际利率水平(一国经济开放程度)
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国际间的利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或者说,利率在国际间具有严重的“传染性”。这是因为,随着对外开放范围的拓宽、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上“一价定律”的作用,借贷资本自由的本性和国际商人套利的天性,使得利率的国际影响愈来愈强。
9、政府预算赤字
I↑→资金需求↑→r↑ 政府预算赤字↑ 通胀预期↑→r↑
政府预算赤字↓→r↓
10、利率管制
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评析
以下是一篇关于美国调整利率的题为“美联储第5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的新闻报道。
新华网华盛顿(2004年)12月14日电,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4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从2%提高到2.25%。这是美联储自今年6月以来第58次提息。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在今年最后一次例会上做出这一决定的。该委员会在会后发表这样的简短声明: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尽管早些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但是,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明年将继续以每次0.2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息,直到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也就是对经济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水平。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水平可能在3%至4%。
1、美国调整利率决策的组织结构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联邦基金利率的决策机构是美联储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美联储(Fed,全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的中央银行,除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外,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和咨询委员会,总共五个部分。
美联储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核心,拥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权力,与地区储备银行一起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并指导公开市场业务活动,向国会递交关于年度政策操作报告、美联储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目标的专门报告等。理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每位成员由会长指定,由参议院任命,任期为14年。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负责做出有关市场业务的各种决策的机构,如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等,并负责决策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执行何种交易,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另外,它还授权并指导外汇市场上对主要货币的操作以影响外汇汇率。
2、美国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简短声明中,我们延伸出来,来理解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1)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调整利率是美联储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利率取代贷币供应量成为贷币政策中间目标来调控经济运行,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原因是70年代以来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上充满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资金没有被、也很难被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因此,如果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判断、指导经济运作的准则,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失误。而改用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统统覆盖在内。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3)决定和影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经济因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利率是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居民、企业、金融市场、对外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大影响,而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其目的显然不是使经济及各经济主体陷入混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已经抛弃了“逆风而动、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和确定一定货币供应增长率这一“单一规则”的货币主义,而是以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其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非常强调“预期”。
加息既然不是“逆向而动”的结果,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美联储实施工的是“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格斯潘的解释,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得以在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基于这一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真实利率和真实年经济增长率。据此,美联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上,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稳定物价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因此,加息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以及“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可见,在中性货币政策的理念下,美联储是否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外,还有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等,这完全不同于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并“逆向而动”地调整利率的思路。
(4)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在调整利率的时候,并不是人为“设定”一个固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它所调整的只是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
从操作上看,美联储主要是通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实现的。具体来说,美联储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又是为了影响银行准备金的供给,从而保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实现,最终达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在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中,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同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贴现窗口为准备金供给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并且,现贴现率形成联邦基金利率的基础之一;公开市场操作的功能则是在不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用来稳定准备金供给,而在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则转移准备金供给。
由此可见,美联储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显然,这与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的利率调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案例分析
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8次讨论经济形势,并做出利率是否调整的决定,使利率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得到灵活而及时的调整。“中性”的货币政策理念,又保证了美联储在利率调整时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不受政府部门等的影响。与很大程度上由政治力量所左右的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与独立性特点,保证了美联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所具有的主导地位。
2、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市场性
无论是利率的决定,还是利率的操作,都反映了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市场性特点。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并且其中有3~5次要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进行调整,其依据就是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的变化。另外,前面也说明了,美联储对市场利率的控制,并不像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提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而是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办法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
六、利率的作用
1、利率对储蓄的作用:r↑↓→储蓄↑↓
替代效应:r↑→s↑(r↑→当前储蓄↑→满足未来消费,即用未来消费
利率对储蓄的 替代当前消费)
收入效应:r↑→s↓(r↑→Y↑→进一步改善生活偏好增强→s↓)
2、利率的投资的作用:
如果资本的边际效益>市场利率,则I↑
如果资本的边际效益<市场利率,则I↓
当利率下降时,你会如何调整你的经济行为?
答:当利润下降时,更倾向多消费,而减少储蓄。这是因为一方面消费的成本降低了:借款消费时,借款的成本下降了;动用收入消费时,消费的机会成本(储蓄得到的利息)降低了。而减少储蓄是因为利息的下降降低了储蓄获得的利息收益,使储蓄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当利率上升时,每个人的境况都变坏了吗?
答:当利率上升时,并不是每个人的境况都会变坏。利率上升使借款成本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加重,债权人的收益增加;利率上升使存款的利息收益增加,存款人可以从中获益。
七、利率杠杆与运用
1、利率杠杆的功能
(1)从宏观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有:
①积累资金的功能;②调整信用规模的功能(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来
调整;③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通过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来实现资源的倾斜配置;④抑制通胀的功能;⑤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
可以阻止本国资金流出; 逆差:调高r 可以吸引外资流入;
顺差:调低r
⑥调节分配收入的功能;
利息的存在及其增减变动,能够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政变,从而调节收入分配。
(2)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有:
①激励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功能;②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的功能;③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功能;④约束功能。r的调节使企业盈利下降甚至亏损,从而减少或不再贷款。
2、运用利率杠杆的客观经济条件
(1)稳定的货币环境;如果不稳定,出现恶性通胀,那么其功能很难起作用;(2)银行“企业化”;(3)企业“企业化”;(4)企业在资金上与银行的联系程度高;(5)合适的利率水平;(6)保留的利率政策;(7)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
八、利率的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的利率理论
S>I→r↓
S<I→r↑
S=I→ro均衡利率
r为利率;S为资金的供给,
I为资金的需求;ro为均衡利率。
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力”即I(r),而储蓄
又取决于“时间偏好”(即消费)即S(r)。
古典学派认为,在利息率的调节下,S=I,这样,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从而市场经济会自动达到充分就业。 古典学派认为所得完全由技术水平、劳动的供给以及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来决定,而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 理论缺陷:(1)没有考虑到货币因素;(2)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货币供给M:现有货币量←中央银行控制
交易动机L1 利息率 货币需求L:流动性偏好 谨慎动机L1
投机动机L2
L=L1+L2=L1(Y)+L2(r)
M=M1+M2=L1(Y)+L2(r)
理论缺陷:(1)与I、r无关
(2)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LS: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资本流入+货币供给的增加
LD:可贷资金的总需求=投资+赤字+货币需求的增加
由剑桥学派的逻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提出
缺陷:(1)由可贷资金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所决定的均衡利率ro并不一
定保证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虽然总量上均衡的,这样必然对国
民收入和经济活动产生推力,使利率无法保持稳定;
(2)没有考虑收入因素的r的影响。
优点:(1)同时克服了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和缺陷,综
合了二者的优点,考虑了I、S、LS、LD对r的影响;
4、Is-Lm利率理论
英国希克斯提出,美国汉森加以发展,充分考虑了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1)由I(r)=S(Y)
I= I(r)
S= S(Y)
表明商品市场均衡时(I=S),r与Y应如何确定以及r与Y呈负相关关系。 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r与Y的组合都符合I=S
(2)Md=L1(Y)+L2(r)
OMS= POMd=Ms(均衡条件)
(SO为名义货币供给常数)
LM表示,当货币供给既定时,
Y↑→(货币供给一定时)L1↑→为了使L2↓→r↑
Y↓→L1↓→为了使L2↑→r↓
在货币市场收入决定利率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S(Y)=I(r)
Ms=Md=L1(Y)+L2(r)
在商品市场,利率决定收入 r→I→Y
在货币市场,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决定利率
IS=LM模型:
①克服了古典学派和利率理论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
②克服了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缺陷;
③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在兼顾两个市场时还忽视了两个市场各
自的均衡的缺陷;
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交易主体自主决定,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来间MS
接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遵循价值规律,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但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制度改革进展加快,例如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中央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全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取消货款利率浮动上限等。但从总体来看,对国家控制的利率系触动较小。这是因为尽管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有必要性,但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二、利率市场化的作用
1、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金配置的客观要求
3、利率市场化是完善利率体系、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4、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客观要求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上能动而活跃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严格的利率管制,不利于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不利于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利于金融创新,它导致整个金融业进入抑制性状态,难以实施金融深化。所以,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的既定目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许多成员国的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例如:一国市场化体制的形成,并在此前提下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现有利率体系的合理、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拓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对银行体系实施审慎监管,并建立谨慎会计标准、中央银行与财政资金关系硬约束、商业银行具有利润约束机制、对金融机构避免歧视性征税等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另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应该说颇有裨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目标的提出到逐步实施,大体上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提出和改革准备分阶段(1993年底—1995年)
2、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分阶段(1996年初—2000年9月)
在此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6年1月3日,15家商业银行总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运行。
(2)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1990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向14家商业银行总行买进
2.9亿元国债,表明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启动。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回购为主要形式,其回购方式实行市场招标,利率由市场决定。
(3)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1996年国债发行在1995年8月试验的基础上正式引入了价格竞争的招标局面,一年期以内的国债实行发行利率市场招标,改变了过去国债发行利率计划制定的局面,走出了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
3、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进展阶段(2000年9月以后)
(1)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2000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银行组织实施了境内外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放开外币货款利率,各项外币贷款利率及计结息方式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市场的利率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二是放开大额外币利率,300万(含300万)以上美元或等额其他外币的大额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随着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中资商业银行均制定了外币贷款利率 管理办法,建立了外币利率定价机制。各行还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了外币贷款利率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如在国际市场利率基础上,各商业银行总行规定了其分行的外币贷款利率的最低加点幅度浮动权限,做到了有章可循、运作规范、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意识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2)人民币贷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在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三步: 第一步是2003年8月,人民银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
第二步是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
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同时明确了贷款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
第三步是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情况,因此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但其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保持不变,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痔 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
四、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
1、微观经济主体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
一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具有“预算软约束”特征,资金需求弹性很小,不怕利率高,只怕借不到钱,国有企业连本金都可以不还,利息的约束自然就很小。另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必然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这使国家、银行以及国有企业职工难以顾受。
2、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发展不完善
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的完善是进行利率改革的基础。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基高低变化反映着资金市场
的供求,因此,没有一个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价格开成的市场机制,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已初步开成以同业拆借为主的短期资金市场和以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为主的长期资金市场,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资金市场还不够统一和规范,货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各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效率格管理、经济主体的行为、市场的规模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不利于市场的最终形成,现时还、影响着利率调节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金融机构对利率的调控、反应不灵敏
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对利率信
号反应不灵敏,利率市场化缺乏一个良好的微观金融制度基础。
4、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不健全
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该通过间接的货币工具来进行,通常是以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
标,采取利率政策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施的干预。而我国中央银行过去主要运用直接的、行政的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近年来逐渐摸索着使用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但是还没成熟。如公开市场业务开办时间还不是很长,再贴现业务量还不是很大,存款准备金手段在我国的作用还不太突出等,都可能制约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
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从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的,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完成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继而美国自1980年开始,分阶段地取消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以1986年1月取消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为标志,美国实现了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随后加拿大等国也先后取消了对利率的各种限制。日本自1984年以来,已逐步放宽了利率限制。目前,日本中央银行对贷款、大额存款的利率限制已经基本不存在,对小额存款的利率限制也将在最近两年内取消。
案例分析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目前正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改革,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颇有裨益。
1、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整个经济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前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推进经济自由化,因此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以适应整个经济变革的需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加强金融业竞争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为目的的。因此,利率市场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金融自由化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和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完全经济自由化中的互不连贯的插曲,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一个环节,是经济自由化的反映。
2、应该在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后,才可能推行利率市场化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利率市场化之前,均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体系,实现了间接的金融宏观调控,并且其他方面的金融管制已经放松。在完备的市场体系下的利率改革成为金融深化的一个方面,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因利率放开而导致经济的波动。因此推行利率市场化,要求在宏观上有完备的市场体制和间接调控方式,在微观上有健全的银行和企业体制。
3、利率市场化的立法具有先在性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以利率法案为先导,在一个法定性文件的框架内来运作利率市场化改革。
这是在立法指导下的利率市场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阿根廷和我国台湾同样也以利率法案来指导利率市场化改革。
4、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历经53年。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也都用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台湾地区用了14年时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准备用18~19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阿根廷采取的是“爆炸式”改革方案,用了2年时间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流产。
5、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有周密的步骤安排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渐进的利率改革过程中都应该按时间、分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如美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银行法中分别提出,在5年或6年的时间内,分阶段取消Q条款;韩国进入90年代后提出用6年的时间,分四个阶段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6、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美国从废除Q条款入手,从放开存款利率到放开贷款利率为市场化的运转过程;日本从国债利率市场化入手,由国债利率到存贷款利率和贴现率,再到资金种类,然后辅以相应的结构性的市场化比重;英国从取消卡特尔制度开始;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则以扩大银行利率自主浮动范围为起点。而且韩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建立了以法定利率为基础,以浮动利率为主体,以市场利率为补充的过渡时期利率体制。浮动利率标准可由央行制定一个上下限,在幅度内由商业银行按产业政策、期限长短、资金供求和企业信用等不同情况分别掌握。在这个体系中,基准利率起宏观调控作用,浮动利率与市场利率逐步接轨。
7、金融创新推动着利率的市场化
绕开管制的金融创新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催化剂。为了规避利率管制,大额可转让存单(CD)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模糊了管制利率与自由利率的边界,使得利率管制失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
8、利率市场化并非利率的完全自由放任,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之中及之后,金融监管始终存在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是利率稳定的安全阀。不论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利率的监管权,它们或者用中央银行利率,或者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利率,以保持利率处于稳定状态。有些国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市场利率进行直接干预。
此外,利率市场化后,竞争趋于激烈,由此会使一些银行尤其是一些小银行倒闭破产。放开利率与加强金融监管要同步,或者说,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取决于金融监管的力度,以避免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
第二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
1、金融机构:是资金融通的主要媒介和枢纽,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等金融活动的中介组织。
在间接融资领域中:如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 金融机构 在直接融资领域中:如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和和交易所
2、金融机构体系:是一国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的整体及其内部相互联系的总称。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1)发行的银行
1、中央银行: (2)政府的银行
1、 领导核心地位 (3)银行的银行
金融 (4)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
机构 2、商业银行:
体系 专业银行:如开发银行、投资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西方) 3、其它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投资基金、退休或养
老基金会。
2、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1、性质: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金融机构。
2、地位:处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心环节,是统制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全国信用制度的枢纽和金融管理最高当局。
从经营目标来看,因不是企业而是金融管理机关,所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金融调节为己任,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
从服务对象来看,以政府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对象,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从经营内容来看,独占货币发行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职能
(1)货币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挥其中职能作用的基础。其通过掌握货币发行,可以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作用于经济过程,从而实现中央银行对经济的控制。
(2)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构,制定和贯彻国家货币政策的综合部门,是国家信用的提供者,并代理国家执行国库出纳职能。具体表现:
①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资金。②为政府提供信用(信贷)。但只能作为临时性、短期的信用。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的暂时的不平衡。一般不承担向政府提供长期借款或无限额贷款的责任。为了维护货币发行权的独立性。③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活动,调节国民经济。中央银行代表政府通过 通过定货币金融政策,加强对金融的管制。在具体实施中,中央银行一方面通过宏观金融管理来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物价和汇价稳定;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代表政府检查和监督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④保管外汇、黄金储蓄。
(3)是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从事“存、放、汇”银行业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