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语 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 页,第Ⅱ卷 页
至 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涤纶/羽扇纶巾 榛莽/各臻其妙 拘泥/泥沙俱下 ......
B.徇私/瘦骨嶙峋 诧异/叱咤风云 纠葛/百舸争流 ......
C.汲水/岌岌可危 脊梁/土地贫瘠 缴获/战斗檄文 ......
D.掮客/潜移默化 徜徉/惝恍迷离 晦涩/诲人不倦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于是有天夜里,乌云紧压着树梢,狂风摇撼着树枝,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辟开树
干,头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炸雷!
B.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
从此,清晨起来,白杨潇潇,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的叫声。
C.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
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
D.夕阳在山,干拆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
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燕然勒功(刻) 衣袂飘飘(裙子) 踽踽而行(孤独的样子) ....
B.怙恶不悛(悔改) 怆然涕下(伤悲) 熠熠发光(闪光发亮) ....
C. 游目骋怀(奔驰) 醍醐灌顶(神灵) 独出机杼(织布梭) ....
D.惺惺相惜(醒悟) 迥乎不同(显然) 贻笑大方(有见识的内行人)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
队。
B.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
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
C.薛宝钗巧妙而自然地利用了她豁达的行为、端方的品格,与林黛玉虚与委蛇,从而....
赢得了她的尊敬。
D.在国际会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
言为心声了。 ....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
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连清醒的青年们, 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 那是“送来”的, 不是“拿来”的缘故。
A.但 所以 也 由于 而
B.可 于是 而 由于 却
C.可 所以 而 因为 却
D.但 于是 也 因为 而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 多彩的霞
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②可是在冰封雪冻之前,森林却显示了一年四季中唯一的一次落叶的 ,让将要冬眠
的无数的小虫们、真菌们得到温暖和慰藉。
③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 景色了。
④今天我又来到了富春江上。这里景色 ,秀色天成,同样是美,但却与黄山形
成了鲜明的对照。
A.绚丽 明丽 艳丽 壮丽 B.绮丽 壮丽 奇丽 明丽
C.绮丽 壮丽 绚丽 明丽 D.绚丽 俏丽 壮丽 奇丽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
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B. 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
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C. 心理学家分析“偷菜”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不仅可以在
虚拟世界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
D.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时,我的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知道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
B.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
而已。
C.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中央大厅。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9.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
B.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C.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D.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1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
多了。(记叙)
B.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说明)
C.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议论)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D.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抒情)
11.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告词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正文、落款。
B.简报的标题要醒目,一要有内容,二要引人入胜。
C.总结重点介绍取得的主要成绩、主要经验及其原因。
D.会议记录的要求是快和准,快才能完整、全面地记录,准是为了忠实于原意。
12.下列各项中,作品、出处、文体及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鹂》 《晚华集》 散文 孙犁
B.《明湖居听书》 《老残游记》 小说 老残
C.《记念刘和珍君》 《且介亭杂文》 杂文 鲁迅
D.《敬业与乐业》 《饮冰室合集》 演讲词 梁思成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诗歌的意境,首先要从分析形象入手,其次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B.小说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可以各显其能。
C.散文的线索主要是显性的。阅读散文要善于纲举目张,从把握线索入手,理解内容
安排,欣赏结构美。
D.剧本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戏
剧演出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4.下列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列提纲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干,突出重点。提纲必须简略些。
B.在一般自觉的阅读中,读物里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积累的对象。
C.批注就是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及旁边等处的批语。
D.理解和阐释都不是对文章纯客观的分析和解说,而是表现了读者对文章的主观判断,
反映出读者自身的价值取向。
15.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的景象不是一般的客观存在,而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B.《内蒙访古》和《黄山记》这两篇游记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同时发表
议论,表明了自己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见解。
C.《淡淡的深情》一文采用了对照的写作方法,语言形象生动,表现母爱的无私、深
厚、朴实和伟大。
D.《红烛》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闻一多的爱国情感、献身精神。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而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
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6.下列有关选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列举的事例说明了马克思的斗争范围广,时间长。
B.采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马克思的崇敬、爱戴和颂扬之情。
C.本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D.总结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并评价了马克思的革命精神。
17.下列有关选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话从正面证明了马克思对敌人打击的沉重和他所承受的压力之大。
B.破折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
C.马克思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爱戴和悼念,证明他的逝世造成的“空白”是不可
弥补的。
D.最后一句话是对马克思人格的高度肯定。
18.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中,“首先”一词突出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最
主要的功绩。
B.“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强调说明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当做了他毕生的使
命。
C.“热烈、顽强”是对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的辉煌成果进行热烈的歌颂。
D.“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一句,用精彩的比喻描述了马克思的恢宏气度、广
阔胸怀和无所畏惧的战斗风格。
19.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是一篇悼词,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在分说中,先说革命实践,后说
历史科学,由轻到重,主次分明。
B.过渡句的运用使得课文结构紧密,层次清晰,论述精要,语意连贯,说服力很强。
C.课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使事、理、情三者水乳交融。
D. 课文用简短的篇幅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显示出作者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二)
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
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为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
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20.下列有关选文中人物语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谁人”、“翠翠又是谁”的问话郑重、简明,带有戒备心理。
B.“我是翠翠”、“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的答话简洁,口语感极强,充满了好奇心。
C.“你个悖时砍脑壳的”是翠翠误会了傩送的话,以为欺侮了她,所以嗔怪恼怒而骂人。
D.“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说明傩送因翠翠骂人而生气,就奚落
她、吓唬她。
2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事件发生在一年前的端午节。
B.表现了傩送慷慨、正直的性格。
C.表现了翠翠羞涩、天真的性格。
D.人物间的对话质朴而又不乏机趣,平实而又富于情韵。
22.下列有关《边城》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短篇小说融入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有着美化和理想化的倾向。
B.小说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
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C.在作者的笔下,湘西的青山绿水和原始民风充满着善意、和谐,体现出一种“优美、
自然、健康”的人生。
D.小说生动地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那古朴淳厚、乐观而充实的精神风
貌。
23.下列有关《边城》写作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完全是在用一种散文化的叙事笔调讲述故事,以至于有人也把它当做散文来欣
赏。
B.课文在叙述上用的是“现在进行时态”,写前年和去年过端午节则采取了倒叙的形
式。
C.小说的语言生活化,带着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
心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D.小说善于捕捉在特定情景中人物细微传神的感情变化和反映这种变化的潜意识行
为,细笔勾描,暗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
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声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
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
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上阙)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
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24.下列各项对选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使辛弃疾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使用了对比或衬托的手法。
B.用《破阵子》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说明辛词是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C.用屈原和共工从反面映衬辛弃疾的英雄无奈之情,忧国孤客的悲愤之情。
D.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像和描述,而辛弃疾是对自己参战经历的
记述。
25.根据选文,不属于辛词特点的一项是
A.辛词给人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B.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C.辛词表现了渴望杀敌的呼喊、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无可奈何的自嘲。
D.辛词是血与泪的汇集,是爱国臣子的哭诉表白。
2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B.“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
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
C.“无人会、登临意”指北宋朝廷中无人懂得这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
D.“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解释为演奏,“塞外声”表现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之情。
27.下列关于课文写作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以“把栏杆拍遍”为文眼,巧妙而又形象地概括了词人的一生。
B.在结构上既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势,又有移步换形、层层递进之效。
C.作者引用辛弃疾各时期的词作近十首,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和赏析,并把
它们融入自己的叙述议论之中,成为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
D.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2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 技经肯綮之未尝。(qǐng) B. 谗谄之蔽明也。(chǎn) ..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ǎn) D.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 ..
2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官盛则近谀。(阿谀) B.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一会儿) ..
C.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适宜) D.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讨厌) ..
30. 下列各项中,都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B. 五万兵难卒合。 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D.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B.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3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有别于其他的一句是
A.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B.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 假诸人而后见也。
3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墨以葬文公。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③吾见其难为。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A. 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为”用法相同。
B. 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为”用法不同。
C. 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为”用法相同。
D. 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为”用法不同。
34.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翻译:病情变化,药方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要变成未成年而死的人了。
B.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流走;时圆时缺的(月亮),像
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C.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
D.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翻译:当时的皇帝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法制。
35. 下列各句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3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句是
A.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 秦师遂东。 .
C. 阴知奸党名姓。 D. 族庖月更刀,折也。 ..
37.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②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③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A. ①对比 ②比喻 ③对偶 ④反问 B. ①对偶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反问
C. ①对比 ②比喻 ③排比 ④设问 D. ①对比 ②比喻 ③对偶 ④设问
38.下列各句中,属于定语后置的一句是
A. 大王来何操? B. 因击沛公于坐。
C.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9.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的一句是
A. 刘备天下枭雄。 B.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 是说也,人常疑之。 D. 冰,水为之。
40.下列各项中,名句或成语的出处、作者及年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荀 子 春秋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B.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本纪》 司马迁 西汉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秦 观 宋代
D.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白居易 唐代
41. 下列各项中,对语句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作者要人们看重事物的实际功用,不可仅看其名声。
B.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诗句表达作者沉浸于美好时光,饮酒纵欢。
C.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是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德行。
D. (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作者肯定张衡不趋炎附势的好品德,又惋惜其不能及时升官。
42.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孔子关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论述,体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B. 司马迁认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心充满悲怨之情,所以创作《离骚》。
C. 龚自珍是清末人,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宋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意谓他是文官的首领,也就是宰相。
43.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壁赋》一文围绕江风、江水来写景、抒情、议论。
B. 《崤之战》中孟明对追兵说“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此话寓庄于谐。
C.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的表情描写,令读者感叹。
D. 《蜀相》末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既慨叹孔明未完成统一大业,也表达自己报
国无门的苦闷。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Ⅱ卷(共8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 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Ⅱ卷共五大题,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第Ⅱ卷、第Ⅰ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①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②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44.剧本命名为“雷雨”的原因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巧妙地把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人
物聚合到一起的?
45.请你根据以上片段,结合课文开头,指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态度变化;解读选段中①、②两句台词,并评析周朴园的性格。
五、口语交际(8分)
46.学校组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正读高二的晓华报名参加,家长以“单招”不考为由,要他敷衍了事,晓华不同意。请据此设计一段晓华与家长的对话。要求符合人物身份,用语简明、得体,不少于三个回合。
六、撰写应聘信(10分)
47. 张平是中华职业学校2012届毕业生,某日,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看到XX公司的招聘信息,正好符合自身的条件。请你以张平的身份,给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李总监写一封应聘信,要求格式正确,150字左右。(不得透露考生个人相关信息)
七、描写(10分)
48. 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描写技能训练中的某位同学。要求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不少于150字。 (不得透露考生个人相关信息)
八、作文(40分)
49. 阅读下边的材料,以“风景在前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Ⅰ卷(共70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2. C 3. B 4. A 5.D 6. C 7.A 8. D 9. A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 15. B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16. D 17. A 18. C 19. A
(二)20. C 21. D 22. A 23. B
(三)24.C 25. B 26.B 27.C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28.C 29.A 30.B 31.A 32.C 33.D 34.D 35.C 36.B
37.A 38.D 39.C 40.A 41.B 42.D 43.D
第Ⅱ卷(共80分)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4.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2分)作者也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正在酝酿爆发,反映了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工人阶级正在觉醒、旧制度必定灭亡的社会现实。(2分)
作者主要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这两条线、两组矛盾冲突,让剧中的主要人物聚合在一起。(2分)
45.情感态度变化:由相认前的怀念到相认后的斥责、反目。(2分)
第①句话“你来干什么?”的潜在意思是:“你是不是想来敲诈我?”(1分)充分揭示了周朴园卑劣伪善、冷酷无情的性格。(1分)
第②句话“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是不是有人——很可能是鲁贵指使你来进行讹诈,败坏我的名誉。”(1分)勾画出周朴园自私、卑鄙、色厉内荏的性格特点。(1分)
五、口语交际(8分)
(1)符合人物身份,措辞得体,语言简明、通顺;(7—8分)
(2)基本符合人物身份,措辞基本得体,语言基本通顺;(5—6分)
(3)不符合人物身份;语言不通顺。(4分及以下)
说明:少于三个回合,扣2分。
六、撰写应聘信(10分)
(1)标题;(1分)
(2)称谓;(1分)
(3)问候语;(1分)
(4)正文:(4分)
内容清楚,意向明确,写明联系方式,语言通顺;(4分)
内容基本清楚,意向基本明确,没有联系方式,语言基本通顺;(3分)
内容不清楚,意向不明确,语言不通顺。(2分)
(5)结束语;(1分)
(6)署名;(1分)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7)日期。(1分)
说明:正文超过200字或少于100字,扣1分。
七、描写(10分)
(1)描写形象,语言生动,准确使用两种描写方法;(9—10分)
(2)描写有一定形象性,语言通顺,使用两种描写方法;(6—8分)
(3)只使用一种描写方法,语句不通。(5分及以下)
说明:文字超过200字或少于130字,扣1分。
八、作文(40分)
分五类卷判分:
(1)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6—40分)
(2)立意较新颖,内容较丰富,层次较清楚,语言较流畅;(30—35分)
(3)有明确主题,有一定内容,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24—29分)
(4)内容不切题;观点错误或混乱;语句不通;(15—23分)
(5)不足200字;不知所云;明显抄袭。(14分及以下)
说明:
①不满500字,每少50字扣1分;少于400字,判为(4)类卷及以下; ②错别字一般一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③标点符号每用错3个扣1分,扣满3分为止;
④卷面不整洁(大量涂划、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酌情扣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