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1、下列哪个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 (夏 )

2、下列哪种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法家) 3、隋唐时期,官阶分为( 九品)。

4、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是(牙兵 )

5、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 忽里台)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6、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

7、中国的现代海军,是( 洋务远动)的产物。

8、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后 )。

9、(秦)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

10、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 上番)。

11、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计相 )。

12、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明 )

13、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 )

14、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勇营制度 )。

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辅弼重臣 )和( 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 外朝官 )和(内朝官 )两个系统。

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殿院 察院 台院 )。 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县)和(州 )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

5、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县 镇 寨 )。

6、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奴隶制 )和(农奴制 )的复合体。

7、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军事现代化 军火工业现代化 工商业现代化 )。

8、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日常礼仪 )和(朝堂礼仪 )。

9、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察举 )和(征辟 )两大部分。

10、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道 州与府 县 )组成。

11、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五刑 、十恶 、八议 ) 12、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 、大禧宗禋院 )。

13、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 明 、清 )。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4、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三司推事:唐朝时,特别重大的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审理,

被称为“三司推事”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3、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 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

二是保证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三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4、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 第

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

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

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

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

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

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

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1、结合两汉、宋、明、清各朝代削弱相权的事实谈谈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要点: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武帝以后,

丞相与皇帝殿廷相争乃至拒绝执行帝命的事是很难再见了。不仅如此,汉武帝时,丞相时有贬官杀头之虞,位居相职,竟被视为祸事。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还重用"中朝官",使丞相的实际权力也开始被剥夺。东汉时期,相权进一步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实际权力都转移到尚书台手中。宋代是皇权高度凝固,相权空前萎缩的的时期。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和枢密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三司使司和三司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审官院和三班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人事权;审刑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司法权。辽代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到了元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一大变化,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相权与皇权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并直至废止,皇权不断加强而至极度集中。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治;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