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填空20′ 名解4′*5=20′ 简答5′*6=30′ 论述15′2=30′ 绪论
一、信息记录与存储概念(看一看):是采集信息并进行科学有序地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技术; 三层含义:
1.将所采集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2.将这些信息载体按照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 3.应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存储的效率和利用水平; 二、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的研究内容(没提,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1、信息存储的介质:⑴纸;⒉缩微胶片;⑶磁;⑷光;
2、信息存储设备:⑴磁带、磁带库;⑵磁盘、磁盘阵列;⑶光盘、光盘塔、光盘库;
3、接口技术:⑴SCSI接口技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⑵硬盘接口技术——光纤通道; 4、各种记录与存储方法的发展前景; 三、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研究的意义
1、是高质量保存档案资料的一种技术手段; 2、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一种技术手段; 3、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手段;
4、是提高计算机检索能力的有力助手; 四、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的使用要求 (一)、基本要求
1、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4、较大的通用性 2、过程简单,安全可靠 5、满足质量要求 3、成本低 (二)、特殊要求
1、所使用的存储技术材料,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相对稳定; 2、复制品应有相当高的解像力(分辨两种细节的能力);
3、复印品应有足够的光学密度和反差,以保证下一代复印品的质量;
4、为了便于存储,复制品质量尺寸小、重量轻,为此,要尽量选用信息容量大的存储载体;
第一章 印刷技术 第一节印刷技术的历史 一、印刷术发展的条件
(一)产生前提——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1.从结绳、契刻到图画文字(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周家寨出图的骨契图形、仓颉造字) 2.早期定型文字——甲骨文(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 3.文字的发展和规范(古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二)发明印刷技术的物质基础——墨、笔、纸的发明 1.墨:印刷术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最早关于墨的文献记载是战国时期的著作《庄子》 2.笔:作用:一是为印刷术提供了易于书写和镌刻的规范文字;二是为印刷术提供了手书上版,书写字样的工具。
3.纸:为完善印刷术和促进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易得的承印物。(保留至今最早的纸:西汉灞桥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纸、甘肃敦煌马圈湾纸)。 (三)发明印刷术的技术条件——盖印与拓石 盖印有三方面的用途:
1.直接盖印在泥土上,谓之封泥;
2.为模仿印章制成模具,用以模印砖瓦;
3.在印章图文之上涂以朱砂等染料,捺印于织物或纸张之上。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阴文:黑底白字 阳文(印章):白底黑字(更清楚)
拓印术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张上印刷的复制方法。 (四)发明印刷术的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1.科举制度的确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事业的发展和普及 3.儒学治国的长期实施
4.历代统治者对出版印刷业的重视
二、印刷术的演变历史(属于常识,可能考填空)
雕版——胶泥活字——木制活字——铅字——锌版——胶片——无胶片等 (一)雕版印刷
(二)活字印刷 毕昇:胶泥活字(制造活字、排版、印刷)
(三)木制活字(1445年,德,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
第二节 印刷概述 一、印刷的定义
传统印刷定义:印刷就是利用一定压力使印版上的油墨或其他粘附行的色料向承印物上转移的工艺技术。
广义印刷定义: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二、印刷要素
1、原稿是被印刷复制的对象,印刷必须以原稿为基础,可分为:文字原稿、绘画原稿、摄影原稿、印刷品原稿和数字原稿等。
2、印刷是用于传递油墨或其他粘附色料至承印物上印刷图文载体。
3、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从印版上被转移但纸张或其他水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4、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粘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5、印刷机械是指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三、印刷分类(注意一下特点) (一)、凸版印刷:图文凸起其余空白部分
特点:墨色叫浓厚、可印刷于较粗的承印物,色调再现性一般 范围:商标、包装装潢印刷、报纸印刷等 (二)、平板印刷:印刷部分与非印刷部分没有高低之差别
原理:印纹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特点:优点: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
缺点: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特殊印刷应用有限 应用范围:海报,说明书,报纸,包装,杂志,挂历 (三)、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 特点:墨层厚实,墨色均匀,印刷速度快,产品适应范围广,印版的耐印力高 (四)、孔板印刷:印刷时油墨涂刷在印版上,承印物放在印版上,通过在版面上刮墨透过空洞,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的印刷品。
特点: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丽,可应用任何材料印刷
缺点:印刷速度慢,神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应用范围:玻璃瓶,塑胶瓶,布花,印刷纸张 (五)、无版印刷:无需制版的印刷技术
特点:缩短生产流程:省去了输出底片、制版、上机、控墨等环节; 环保:免去板材的浪费,也免去板材存放、废弃、回收等问题
第二章 静电复印技术 卡尔逊复印法即静电复印法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第一节 静电复印法概述 一、静电复印(定义):是点摄影方法的一种,就是在光导绝缘体上,经历光电作用,在其表面成像而取得复印品的方法。
具体说来就是用具有光导绝缘性能的物体,经过充电、曝光,在其表面形成电荷潜影,再使电荷潜影吸附有异性电荷的墨粉微粒,把潜影显示出来,在经过定影处理,从而取得档案文件、工程图纸、图书和资料的福音副本。
常识:解像力:分辨原物细节的能力,线对/毫米 切斯特·卡尔森——静电复印之父 二、静电复印法的特点
优点:⑴速度快; ⑵原稿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⑶图像耐久性好; ⑷多功能; ⑸操作简单; 缺点:⑴复印出的复印品分辨力还不够高,反差大,层次单调
⑵复印品的一致性差
⑶机器结构复杂维修较困难,价格也较高 三、静电复印法的发展概况(看一看)
硫磺 蚂蚁写字1938年 卡尔森将硫磺涂在一块锌板表面
1937年 Xerographic 过程被申请专利 1955年 第一台E-stat机器 1953年 Agfa-Gevaert & Silver 散射 1956年 热敏传真机 and 3M
1954年 Eastman Kodak Verifax 1960年左右 普通纸复印机由Xerox发明 四、静电复印法的分类(看一看,可能有填空) ·按广岛绝缘材料分:硒(Se)、硒合金(Se-Te)、硒符合层、氧化锌(ZnO)、有机光导体 ·按显影方式:干法、干湿法、湿法 ·按复印机使用的纸分:直接法、间接法
第二节 光敏材料—感光板 一、半导体及其性质 1、半导体(定义):就是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锗、硅、无定形硒、硒,锑和许多氧化物、硫化物等都是半导体。 2、半导体的特性
热敏特性:半导体在外界温度少于变化时,它的导电能力立即发生显著的变化,甚至达到和导体一样的导电能力。
光敏特性:半导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成为导电能力很强的导体,在暗室中,又会成为不导电或不易导电的绝缘体。
掺杂特性: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上少量的有用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上百万、千万倍的变化。
二、光敏半导体及感光版的性质(重点,图也要理解)
v:表面电位 伏
t:时间
OA:容许电位 AB:暗衰
BD:亮衰
CD:电位差(越大越好)
图 感光板表面电位特性曲线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1、容许电位:在暗处给感光板表面充电时,是电荷沉积在感光板表面上,表面电位升高,当表面电位升高到再也不能升高的电位,为容许电位。
2、暗衰特性:感光板在黑暗的条件下,虽然有很大的电阻,但在高电位的电场作用下,仍有少数电荷通过,感光层而消失,另外表面电荷也会由于空气中离子结合而消失一部分,使表面电位降低,这种表面电位在黑暗中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之为暗衰或暗衰减(越慢越好)。
静电复印中,要求感光板暗衰越慢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板面为形成电荷潜象有足够高的电位。 3、亮衰特性:当感光板表面充有电荷以后,用光线照射时,感光板(光导绝缘体)导通,表面电位迅速下降,这种下降称之为亮衰。
4、剩余电位特性:对充过电的感光板表面进行曝光时,表面电位亮衰很快,当电位下降到一定值的时候,衰减就开始减慢,趋于平缓,甚至不再下降。在感光板表面,还留有一定的电位,这就是剩余电位。 感光板有一定的剩余电位,对复印工作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少量的剩余电位可以将原稿层次中较浅的地方经过复印后能较真实的反映出来。
但是,如果剩余电位太高,就会降低复印品的反差(增加复印品底灰),使原稿层次中较浅的地方被底灰淹没而消失,还会造成版面污染,不易清扫。 5、光谱特性(不考) 6、光疲劳特性(不考)
第三节 常用的静电复印法
一、卡尔逊静电复印法:大致可分为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定影、清洁、消电8个基本步骤 (一)充电:就是使感光鼓在暗处,并处在某一极性的电场中,使其表面均匀地带上一定极性和数量的静电荷,即具有一定表面电位的过程。
(二)曝光:是利用感光鼓在暗处时电阻大,成绝缘体;在明处时,电阻小,成导体的特性,对导体的特性,对已充电的感光鼓用光像进行曝光,是光照区域(原告的反光成分)表面电荷因放电而消失;无光照的区域(原稿的线条和墨迹部分)电荷仍保持,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表面电位随图像的明暗变化而起伏的静电潜像的过程。
要获得高质量的复印品,提高曝光后的光敏版表面的电位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择优质的光敏版
2、复印光源的色温应与光敏版的光谱响应范围相一致 3、选择较大的照度和适当的曝光量 4、选择适当的起始表面电位 5、尽量选用反差大的原稿 6、成像应清晰
(三)显影:是用带电的色粉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转变成可见的色粉图像的过程
(四)转印:就是用复印介质贴案感光鼓,在复印介质的背面予与色粉图像相反的极性的电荷,从而将感光鼓已形成的色粉图像转移到复印介质(纸张)上的过程。
(五)分离:就是将紧贴在感光鼓表面的复印纸张从感光鼓上剥落(分离)下来的过程
(六)定影:就是把复印纸上的不稳定,可抹掉的色粉图像固着的过程,通过转印,分离过程转移到复印纸上的色粉图像,并未复印纸融合为一体,这时的色粉图像即擦掉,因此须经定影装置对其进行固化,以形成最终的复印品。
(七)清洁:就是清除经转印后还残留在感光鼓表面色粉的过程。 (八)消电:就是消除感光鼓表面残余电荷的过程。 二、NP法静电复印
1、NP法感光版的结构:绝缘层、感光层、基体 2、NP法光敏材料——硫化镉的性质
⑴硫化镉晶体的结构:硫化镉是一种空间点阵结构,其原子数量之比是1:1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⑵硫化镉具有优良的光电导性能,它的暗电阻与光电阻之比可达10六次方数量级,是最好的光敏材料。
⑶为提高光敏性,在硫化镉中加入适量的有益杂质,如铜、铅、铝、锰等 ⑷硫化镉是N型半导体 3、NP法静电复印的特点
①NP法感光鼓具有很高的光灵敏度:硫化镉的感光度比硒和氧化锌高九倍到几十倍 ②能够获得高反差的静电潜像
NP 法是在硫化镉感光层上覆盖一层聚酯绝缘层,绝缘膜上可以接受较高的表面接受电位,最高表面电位高达2000伏特。
③感光鼓耐久性好,可长期存放
由于NP法感光层上覆盖了一层绝缘薄膜,感光层不会受到直接磨损,优良保护层,硫化镉本身寿命较长,抗疲劳性能好,可长期存放。 ④较理想的解像力
NP法所采用的高解像力的光学系统,均质的光面板和优质的显影粉,提高了复印效果、 三、数码复印机功能特点
特点:1、对各种图像编辑功能 2、可与OA设备联机使用 3、对连续色调的图保真度好 4、对彩色图像的处理能力强 5、具有较大的存储量
第四节 静电复印机的选择与使用(这个之前的版本都没有,只有今年的笔记有,可能会考,重点看) 一、经典复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复印速度:复印机每分钟能够复印的文件页数,单位是张/分; 复印速度与复印装置的运行速度、成像原理、定影系统有关 2、连续复印(1~n张):是指对同一复印原稿,不需要进行多次设置,复印机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复印的最大数量
3、首张复印时间:复印机完成预热处于待机状态下,用户在稿台放好复印原稿,盖好盖板等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从按下按钮向复印机发出复印指令到复印机输出第一页复印稿所花费的时间
4、复印比例:复印机能够对复印原稿进行放大和缩小的比例范围,用百分比表示。常见的有50~200% 50~400% 25~400% 5、感光材料
硒、氧化锌、硫化镉、有机光导体 二、在购买复印机时考虑的关键技术指标 (一)数码复印机
输出分辨率:一般要达到1200dpi以上 预热时间和复印速度
存储器和处理器的配置情况(存储容量越大越好,有处理器的比没有的好) 应该具有网络共享功能 耗材情况 售后服务
(二)模拟复印机 1、质量与速度 (1)质量要求
文字:分辨率高,无畸变,无底灰,反差大
图像:分辨率高,无畸变,无底灰,中间层次丰富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2)速度要求
一般要求复印速度(A4)10张/分以上 2、幅面与比例
一般复印机最大幅面多为B4和A3 3、稿台的形式:固定式、移动式 4、主机的形式:台式机、落地式 5、价格
6、自动化程度 7、特殊要求
三、静电复印机对人体的危害 首先,臭氧对人体的危害
其次,复印机墨粉将有部分外溢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 再次,无碳复印机的显影材料有很大的刺激性 四、做好防护措施
首先,必须保证复印室通风换气良好
其次,在复印机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盖好上面的挡板 第三,要定期对复印机进行清洁
最后,每次使用完复印机后一定要及时洗手
第三章 重氮复制技术 第一节 重氮复制法概述 三、特点
(一)优点:复印过程简单、复印速度快
复印设备结构不复杂,价格低,且容易掌握 解像力较高,复印品清晰 成本低 (二)缺点:
1、待复印的原件仅限于透明或半透明的载体材料
2、重氮型晒图法多用于氨气显影,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3、一般来讲,重氮盐的光谱吸收范围在蓝、紫和紫外光区,因此不能复印蓝色或紫色的原件
4、重氮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差,只适用于接触复印,并且只能按照1:1的比例复印,不能放大或缩小 5、由于原件大小不等,因此复印的图纸、文件等尺寸各异,装订、保管不便 6、复印品保存寿命短
第二节 重氮复制法 一、重氮型晒图纸
(一)感光乳剂层的成分 1、重氮盐
⑴重氮盐的性质
·光敏性,重氮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在光的作用下分解,同时分离出酚型物质,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着色现象。
·偶联性,在碱介质内重氮化合物与偶氮组分化合时便发生着色。 ⑵偶联剂:重氮型晒图法使用的偶联剂一般是芳香族的胺类和酚类等
⑶添加剂:重氮感光层中主要的添加剂有重氮盐稳定剂、偶联抑制剂,防氧化剂染料等。 (二)重氮型晒图纸的照相性能
·光谱吸收性能——曝光光源的选择: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感光度——重氮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低于银盐感光材料。 ·解像力——能满足阅读的需要 ·反差系数——发差较大 二、重氮晒图法
(一)重氮型晒图法基本原理
重氮复制技术的感光物质为重氮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具有光敏性的重氮盐,利用重氮盐的光敏性和偶联性而使原件成像,这种复制方法就是重氮复制技术。 (二)重氮晒图法的分类 1、正像和负像
重氮晒图法按照获得的图像可分为:正像法负像法 正像法:正像——正像
负像法:正像——负像;负像——正像 2、干法、湿法和一次成像法
按照重氮感光层中的成分可分为干法、湿法和一步成像法
(三)晒图过程(一部成像法)
(四)重氮晒图法的设备:重氮晒图机 (五)重氮型晒图的工艺过程
·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原件和检查设备 ·曝光和显影:重氮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收尾:在晒图完成后,停止供给氧气,关闭曝光光源和电加热器,使晒图机空转一定时间以冷却曝光光源。
·整理:图纸的切割、折叠、镶边和配套装订 (六)装重氮型晒图纸的保管
放光、防酸、防尘、适宜的温度
第四章 摄影技术 一、摄影(定义):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摄影是通过光学仪器成像,一感光材料或图像感应器为介质,记录客官景物瞬间影像的技术。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摄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一种视觉信息的摄取、存储、传播方式。 二、照相机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1、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的主要区别
A、利用影像传感器代替胶卷感光 CCD、CMOS、三色CCD
B、利用磁盘代替胶卷存贮影像:内插式存储卡、内置式存储芯片、外接式存储器(外接硬盘) C、特别的功能:感光板、白平衡、饱和度、锐度等技术参数调整 D、有更多的信号记录及输出形式 JPEG、TIFF、RAW 2、数码摄影的优缺点(没提) 优点:①拍摄不用胶卷,加工不用暗室
②没有化学冲洗,不污染环境 ③处理快捷、多样、精确、无耗 ④无限的复制性和保存的永久性 ⑤能很方便地在图像中加入文字 ⑥多种呈现方式
缺点:①成像清晰度较差,设备价格太高
②数码相机的一些性能局限性较大 ③数字照相机存在延时现象
二、相机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一)镜头:相机镜头是照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直接影响拍摄成像的质量 镜头的分类:
根据焦距是否固定不变: 定焦镜头
变焦镜头:广角镜头:低于35mm; 中焦镜头:36~134mm; 长焦镜头:高于135mm (二)光圈
控制进入照相机内光线强度的装置,处于镜头后方
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的运用: A、控制曝光量
B、控制景深的大小(影响景深的三要素:光圈<反比>,拍摄距离<正比>,镜头焦距<反比>) (三)快门:控制交卷感光持续时间长短的装置,通常以秒为单位 运用:控制曝光量,表现物体的“动感”
第五章 缩微摄影复制技术
第一节 缩微摄影复制技术的产生发展 一、缩微摄影技术(定义):是用摄影的方法以较大缩小倍率将普通文献缩小记录在缩微胶片上,缩微摄影技术包括缩微胶片的制作、存储和提供利用的技术
二、缩微摄影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涉及常识,可以看一下) ⑴萌芽时期(1839—1860):第一次有价值的缩微摄影技术尝试发生在1839年。英国、丹赛利用显微镜装置,首次把一个20英寸大小的原件,拍摄成1/8英寸的缩微品。 ⑵探索时期(1860—1925)
⑶开发与发展时期(1925—1958):乔治·鲁·麦卡锡于1925年设计了第一台轮转式缩微摄影机 ⑷与新技术结合时期(1958年至今)
1958年产生了第一台电子 COM 电子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记录装置 1960年 CIM 缩微胶片输入计算机系统 60年代 CAR 电子计算机辅助检索系
第二节 缩微摄影技术的特点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一、缩微摄影技术的特点 (一)优点
1、存储密度大:缩微摄影技术普通缩小比率范围为1/7—1/48,超高缩小比率可达1/98—1/250。 2、记录效果好:用缩微摄影技术拍摄档案、图书和资料时,可将原件的形状、内容、格式、字体以及图形等原貌忠实地记录在缩微胶片上,形成与原件完全相同的缩小影像
3、记录速度快:被拍摄的原件不管是照片、图形还是文字,也不管其密集程度和复杂程度如何,都可在摄影机快门闪动的一瞬间被记录下来
4、适用范围广:由于缩微摄影机镜头和缩微胶片都具有良好的成像和记录性质,因而在可见光下,对于可读的各种原件(文字、照片和图表等)均可记录在缩微胶片上
5、缩微品规格统一:可以使各种不同幅面和质量的原件记录在规格统一的缩微胶片上 6、易于还原拷贝:缩微胶片上的影像可以放大阅读和还原 (二)缺点
1、不能解决各种形式信息的存储问题; 5、阅读时不能加注和批改; 2、不能完全代替珍品; 6、要借助阅读器才能阅读;
3、阅读时眼睛易疲劳; 7、一次性投资大:放大还原机、阅读器、缩微摄影机; 4、没有文献书刊的美感; 8、保管条件要求严格(母片13~15℃,45~55%); 二、作用
1、缩小保存空间:将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拍摄成缩微品,并把没有长期保存价值的原件销毁,这样就可以使保存空间节省85—98%。 2、保护原件
①拷贝分地保存:对那些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的重要档案和书刊,可用拷贝的方法将其缩微品的原底片制成多份拷贝片分地保存,这样可使这些文献在出现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不至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②代替原件使用:如果把一些历史文献制成缩微品,并以缩微品的形式提供利用 ③抢救破损原件
3、便于文献的收集与交流:对于一些散落或者被掠夺到国外的珍贵历史文献的原件更难以收集回来,但是采用缩微摄影技术的方法,就可以方便地将分散的DA文献拍摄成缩微品,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收集。 4、便于提供利用
5、便于信息的传递:由于缩微胶片存储密度大,占据空间小,因此传递十分方便
6、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信息处理速度,可以将需要快速查找的信息制成缩微品进行快速检索、显示和复印;缩微胶片上的信息可以输入到计算机内进行快速处理;计算机的输出信息也可以记录在缩微胶片上进行高密度存储,长期保存
一、卷式缩微品
(一)卷式缩微胶片的分类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1、按胶片宽度分类
16mm 卷式缩微品 标准尺寸 15*21mm 半幅为15*10.5 mm 35mm 卷式缩微品 标准尺寸 32*45mm 半幅为32*22.5mm
70mm 卷式缩微品 标准尺寸 66.7*94mm半幅为66.7*47mm 105mm卷式缩微品 2、按包装方式分
二、卷式缩微片的特点(来不及的可以直接背冒号之前的部分,后面的解释理解就行) (一)优点
1、存储密度高,占据空间少:尤其适合于复制数量大、卷宗多的档案文献 2、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画幅形象丢失顺序颠倒
3、成本低:若出现拍摄错误,只要将补拍的画幅胶片接到适当的部位上就可以了 4、可以转换:可以转换成条片、封套片、开窗缩微卡片和缩微平片比较容易 5、较大的拍摄适应性:平台式缩微摄影机能适应各种文献的尺寸要求 6、便于管理:容量大、体积小; (二)缺点
1、内容不易更改
2、查找速度慢:查找一页文献资料要抽动整盘胶片,因而增加了查找时间
3、容易磨损划伤:在查找过程中胶片反复经过阅读器的片道所以胶片容易磨损划伤,影响使使用寿命 二、片式缩微品
1、条片:是由16mm或35mm的卷式缩微裁切而成的
条片上都应该设有可直接阅读的标题,适用于拍摄一些内容较短、独立性较强的原件; 2、封套片
优点:①成本低:封套片可用简单的插片式转换而成,有的可拷贝成平片
②容易更新和补充:封套中的缩微胶片可以任意抽出,因此封套片便于内容的更换和补充。 ③封套片的片道薄膜可以起到保护缩微胶片的作用 ④易于传递,使用方便 缺点:①影像清晰度下降:用封套片做母片拷贝下一代胶片时,由于母片与拷贝片之间增加了一层薄膜,虽然很薄,透明度很高,但也会造成下一代缩微品影像清晰度下降。
②易散失:封套片盒其他方式缩微品一样,在归档时被放错位置不易查找,使用时也易丢失。 3、开窗缩微卡片:常用三种形式:贴边式、封套式、袋装式
优点:规格统一;容易补充修改;易于拷贝和放大复印;邮寄方便;便于在纸卡上书写标注。 缺点:体积较大、成本高、在提调归档和使用中易散乱和丢失 4、缩微平片
⑴缩微平片:是片式缩微品的一种形式,缩微平片是由一个或多个画幅组成的缩微品。
⑵优点:便于提供利用,发行片成本低,具有便于传递和便于进行内容的补充与更换等特点。 ⑶缺点:原底片成本高,归档时易造成胶片存入顺序的错位,利用中也容易造成散乱和丢失。 5、缩微卡片:片盒式(16mm、35mm)、盒式、封套式、开窗缩微卡片、缩微平片、缩微卡片
第三节 缩微摄影感光材料 一、缩微摄影感光材料的分类 1、按照涂敷的感光乳剂不同分类
⑴银盐感光材料(溴化银) ⑵非银盐感光材料(重氮盐 微泡片) 2、按照用途分类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二、几种缩微胶片(见上表中后段) COM胶片特点:
①记录速度快; ④检索速度快;
②节省纸张,节省保存空间; ⑤便于管理和使用;
③便于拷贝复制; ⑥便于记录信息的长期保存; 三、银盐缩微胶片的照相性能 (一)、H-D特性曲线
1、曝光量等于胶片乳剂表面的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H=Et
H—曝光量,单位为勒克斯秒;E—胶片乳剂表面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t —曝光时间,单位秒 2、密度
⑴透光率 T=F/Fo
T—胶片的透光率 F—透过胶片的光通量 Fo—入射到胶片上的(总)曝光量 ⑵阻光率 Q=Fo/F Q—胶片的阻光率
⑶密度:胶片阻光率Q的常用对数值叫做胶片的光学密度,又称投射密度,简称密度。 用LgQ表示。D=LgQ=LgI/T=LgFo/F 3、H—D特性曲线 密
度
⑴灰雾部分:没有经过曝光(越小越好) (D
⑵曝光不足部分:AB曝光量增加很多,但密度变化缓慢 ⑶曝光正常部分:BC
⑷曝光过度部分:CD曝光量增加,但密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⑸反转部分:D点以后,曝光量增加,密度反而下降
曝光量对数(LGH)
(二)、灰雾密度
1、灰雾密度:胶片曝光部分经显影加工后会有一定的密度。(越小越好) 2、影响灰雾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⑴胶片类型:一般情况下,感光速度快的乳剂卤化银晶粒也较大
⑵保存条件:保存时间越长,或者存放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或者胶片跑光,或者胶片摩擦放电等都会造成灰雾密度的增加。
⑶显影条件:显影温度高、时间长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三)反差和反差系数
1、反差:指被摄原件和胶片上影像的阴暗对比程度。
阴暗(或深浅)差异大时称为反差大;差异小时,称为反差小 通常说的反差有原件反差和胶片反差
2、反差系数:是表示胶片上影像的反差与被摄原件的反差的关系的物理量 γ=影像反差/相应原件反差=D2-D1/LogH2-LogH1=tga 如果γ=1 表明胶片密度反差与原件亮度反差相同 如果γ>1 表明胶片密度反差大于原件亮度反差 如果γ<1 表明胶片密度反差小于原件亮度反差
(四)感光度:即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程度,通常指在规定的曝光、加工和测试条件下,感光材料对辐射能的响应灵敏度。
感光度需要获得某一密度值所需的曝光量成反比。
S=K/H K—常数 S—感光度 H—达到某一密度值所需的曝光量 影响胶片感光度的主要因素:1、胶片本身;2、保存条件;3、显影条件 (五)解像力:表示了胶片对影像细节的表现能力,单位线对/毫米 (六)感色性:感光材料对色光的敏感程度叫感色性,又叫分感光度。 按照乳剂的感色性可将胶片分为:
色音片:感受紫外光、紫光和蓝光
分色片:感受紫外光、紫光、蓝光和绿光以及部分黄光 全色片:感受紫外光,以及人眼可见的七色光
(七)颗粒性:是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胶片上的银影会呈现出颗粒状态,银影在人眼中产生的这种颗粒状和不均匀性。胶片的颗粒度越大,说明其成像质量越差。
第四节 缩微摄影机 一、平台式缩微摄影机
1、特点:①拍摄效果好;②机型种类多;③适用范围广;④自动化程度较高;⑤拍摄速度慢; 2、主要适用范围
35mm平台式主要用于拍摄幅面较大的原件或对影像质量要求高 16mm平台式主要用于拍摄幅面不大的原件
105*148mm平台式主要用于拍摄幅面不大的原件 开窗卡片式:工程图纸 二、轮转式特点
⑴优点:①效率高;②设备紧凑,体积小;③操作简单;④可进行单面、双面和往复式拍摄;
⑵缺点:①拍摄质量稍差,解像力和清晰度不如平台式摄影机;
②对原件要求高:不能拍摄纸质较差、纸质太厚或太薄,破损严重和装订成册的原件; ③缩微一般不能变换;
第五节 原件的准备(没画重点,缩率考过) 一、准备工作
(一)原件的准备:原件的准备包括原件的修整和编排: 1、修整:是对破损的原件进行的修补、展平等技术处理; 2、编排:是指根据一盘或一张缩微胶片
原件编排的原则:①先拍封面,卷内目录、页次等,再拍正文; ③主要档案的完整性; ②文件的附录要跟紧正文; ④主要标记; 卷式片的编排 画幅数=胶片长度-(片头+片尾)长度/画幅间距 (二)准备符号和标版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1、符号:图形符号: 2、标版
(三)检查缩微摄影机
①镜头要有较高的解像力; ②检查整机是否清洁; ③检查稿台照度的均匀性; ④检查快门系统; (四)确定质量要求 1、制定质量要求的根据
①原件用纸; ②原件的文字与图像; ③对技术图纸线条的要求; ④原件的反差 2、确定质量要求及拍摄条件
①密度取值; ②选择合适的缩率 二、卷式片的拍摄方法
(一)影像定向与画幅的排列
⑴影像定向:指原则的缩微影像在画幅中的定位和走向。 ⑵画幅排列:指画幅在缩微胶片上的编排方式
单行式:横排式、整排式; 双行式; 往复式; (一)缩率:(考过)
⑴缩小比率:是指建立在缩微品上的影像与原件的尺寸比例的关系,简称缩率。 ⑵缩率的计算:
例题:35mm胶片的一个画幅32*45mm,拍摄A2(420*594mm)图纸,求缩率。 解:分别求出长、短边的缩小情况 短边:420/32约等于13.1 长边:549/45约等于13.2 应选用14X的缩率 三、片式缩微胶片的拍摄方法
缩微平片可分为标题、原件和检索区三个部分 1、标题区的拍摄:左区、中区、右区 2、原件的拍摄:
1号影像:5*12=60(单幅) 5*6=30(双幅) 2号影像:7*14=98(单幅) 7*7=49(双幅) 3、检索区的拍摄:
⑴检索标志:切角、切口 ⑵检索标版
⑶索引的编制:将其拍摄在本张平片的最后一个画幅上
第六节 银盐缩微胶片的冲洗加工(无重点,显影、定影、水洗、干燥这四个大点记一下,小点看一看) 一、显影
(一)显影原理:AgX+显影剂=Ag+显影剂氧化物+卤化氢
显影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显影剂是一种还原剂 (公式)
(二)显影液的组成:
显影剂:将已曝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银,使潜影变位可见的影像
米吐尔、菲尼酮、对苯二酚/M—Q显影液:米吐尔和对苯二酚/P—Q显影液:菲尼酮和对苯二酚 促进剂:在显影液中加入某些碱性物质以增强显影能力,就是促进剂。 保护剂:减缓了显影剂的氧化速度
抑制剂:抑制显影液对未感光卤化银的还原作用,加入某些抑制剂。 添加剂:软水剂:防止生成沉淀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坚膜剂:防止胶片在高温冲洗时,因乳剂层的明胶过于软化而产生脱膜、起皱等现象 缓冲剂:使显影液的PH比较稳定(偏酸)
(三)影响显影效果的因素:显影液的湿度、显影时间、搅拌、稀释度、疲劳度和液量的控制。 二、定影
(一)定影原理:是把已显影的感光材料中的尚未曝光的部分变成可溶于水的络盐,使它再见光时不致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定影液的组成:
定影剂:卤化银是溶解剂(硫代碳酸钠和硫代硫酸铵) 保护剂:防止硫化硫酸盐的分解(亚硫酸钠)
碱性中和剂:显影液显酸性,容易增大胶片的密度和产生二次性灰雾 碘化钾:防止胶片长久保存而出现微斑
坚膜剂:防止胶片乳剂在定影水洗过程中发生软化变形和脱膜现象(钾矾、铬矾、甲醛) (三)定影液的种类
酸性坚膜定影液:适用于常温冲洗机; 碱性定影液:图片摄像效果好;
(四)影响定影的主要因素:选择定影液,稀释度,疲劳度,定影温度,时间和搅拌等。 三、水洗
目的就在于将胶片上的残留的硫化硫酸盐等各种化学物质洗掉,以便使缩微胶片能长期和永久保存。 影响因素:水流量、温度、时间、搅拌、水质以及胶片乳剂膜的质量、定影液的PH(碱性好) 四、干燥
水洗后的胶片进行干燥处理是缩微胶片制成品的一道工具,包括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电热板干燥等。 注意事项:防止干燥不均匀、防止污染、防止干燥过度或不足。
第七节 缩微胶片的质量检查
·缩微品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影像质量,保存性质 ·影响缩微品质量的因素:
主要因素:胶片材料的保存性质及照片相持性。 次要因素:原件质量、设备材料性质、操作水平 一、密度
⑴印片密度和视觉密度
印片密度又称拷贝密度,拍摄缩微品(母片)与拷贝用感光胶片进行接触曝光拷贝时母片的所表现的密度。
视觉密度指在阅读缩微 ⑵背景密度和线条密度: ⑶密度标准:
第一代负片的密度值
未曝光区的密度:使用无色片基时,最大不超过0.16 缩微影像的背景总密度值应在0.70—1.50之间
第二代负片的密度值:可根据规定分级取值,也可以根据第一代测定的 各代正片的密度值:曝光区的密度≥1.10,未曝光区的密度≤0.25 二、摄影解像力
影响摄影解像力的因素:1/摄影解像力=1/物镜解像力+1/胶片的解像力 三、清晰度:是对照相影像表现影像中不同密度区之间清晰临界线主观感受。 四、外观质量
1、外观质量:指缩微品表面和影像缺陷的客官表现对它的检查,主要是利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 2、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
⑴空白画幅和空白胶片; ⑸画幅畸变;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⑵重拍; ⑹边缘脱落;
⑶重叠; ⑺曝光不足或过度; ⑷划伤; ⑻显影不足或过度;
第八节 缩微胶片的检索 一、卷式缩微片的检索 (一)画幅编码法:
也称顺序编码法,在用卷式片拍摄原件的同时,每个画幅内也同时摄入相应的序列号。 (二)把标闪现法:
把缩微胶片上拍摄具有醒目标记的靶标,以此分开若干缩干缩微影像序列的缩微影像检索法。 以上两种方法是卷式检索的手工方法检索速度慢,适合于卷宗按顺序严格整理的缩微胶片的检索。 (三)间隔指示线法:
利用记录在影像画幅之间,与缩微胶片的边缘平行且距离不等的线条进行编码的方法。 (四)量程法:利用计程仪显示缩微胶片在阅读器内传输的长度而进行检索的一种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属于半自动检索,较手工方法快,但是 二、片式缩微片的检索:
(一)标题区检索方式:在平片、封套的上部标题或在开窗卡片的左边文字记录去,摄入或写上可直接阅读的文献标题等著录项目。 (二)色标分类法:在片式缩微胶片的上端着上一定的颜色利用不同性质的颜色标志来实现胶片类别属性的区分。
(三)槽口分类法:将片式缩微品分类,然后在同一类胶片边缘的同一位置切制一个小切口。 三、缩微胶片计算机辅助检索
(一)缩微胶片计算机辅助检索:利用缩微品存储密度大的特点建立缩微影像资料库,又利用计算机高速检索的能力建立二次文献库和缩微影像检索数据库,组成一个对原件既能全文存储,又能高速检索的缩微影像资料管理系统,就叫做缩微胶片计算机辅助检索。
工作流程:拍摄—编制索引—建立计算机数据库—检索存放地址—取出利用 (二)CAR系统的特点
1、缩微品易于制作便于拷贝; 4、减少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降低了成本; 2、胶片载体可作为永久保存的载体; 5、检索方便快捷; 3、可将手迹、图章、印鉴等信息以原样形式记录在胶片上;
第九节 缩微胶片的拷贝和还原
一、缩微胶片的拷贝:是利用接触印制或镜头成像的方法从缩微胶片复制副本的过程。 (一)作用:1、保护原底片 2、便于提供利用 3、改变缩微品的形式 (二)拷贝片的代数与影像正负的关系(没记到笔记 ) (三)拷贝机 1、分类:
按拷贝材料:银盐片拷贝机;重氮片拷贝机;
按拷贝形式:卷式缩微胶片拷贝机;片式缩微胶片拷贝机 2、拷贝机的基本要求:
⑴保证胶片的每一个画幅都有均匀一致的曝光;
⑵曝光量可根据母片密度的大小进行调整以保证拷贝的还原质量; ⑶输入机构能严格保证母片与拷贝片速度同步;
3、拷贝机的选择:根据缩微品的形式和拷贝的目的来选择; 二、缩微胶片的还原 (一)阅读器
档案学专业复习资料
1、阅读器的准备:透射式阅读器;反射式阅读器 2、阅读器的性能要求:
①有较大的放大倍数; ④光源寿命长,屏幕上的照明均匀一致;
②结构坚固,不易损坏,无噪音; ⑤阅读器应尽可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缩微品的阅读; ③较好的屏幕成像质量; ⑥阅读器应有影像旋转机构,保证阅读时影像点; (二)阅读复读机
第六章 光盘存储技术
(一)光盘存储技术发展三部曲
第一部 LD—激光视盘;第二部 CD-DA激光唱盘;第三部 CD-ROM (二)光盘存储技术的特点(金字塔模式) 1、更换容易; 4、数据传输率高; 2、信息价位低; 5、存储密度高; 3、存储寿命长;
二、光盘存储技术的应用 (一)光盘存储技术的应用
1、预录制娱乐节目; 4、保护原件;
2、存储文件,收集文献; 5、充当计算机的存储器; 3、提供教育和培训; 6、存储照片; (二)光盘存储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1、检索服务; 2、自动编目; 3、将一些参考作用较大的档案提供利用;
第二节 光盘(看一看,可能会有填空) 一、光盘的种类:
1、按照记录信息的方式:烧蚀、染料/粘结剂、合金、磁光、相变; 2、按照记录介质层的多少: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 3、按照光盘上的信息能否被改写:只读、一次写入型、可提写型; 二、光盘的记录介质要求:
1、记录灵敏度高;2、信噪比大;3、分辨率高;4、能制成匀质的薄膜;5、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 三、光盘的结构:是由片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组成;
第三节 光盘存储系统:光盘存储器;光盘;光盘驱动器;光盘控制器 一、光盘存储的主要技术指标
⑴存储容量:是指能存储在光盘中的信息容量,目前光盘常用容量为650MB;
⑵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光盘驱动器读出的数据量,该数值与光盘转速和存储密度相关; ⑶信噪比:表征了光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信噪比大,误码率小;
⑷平均存取时间:是指从计算机向光盘驱动器发出命令开始,到光盘驱动器在光盘上找到需读/写的信息的位置,并接受读/写命令为止的一段时间; 二、光盘存储器
1、种类: ⑴只读型(CD-ROM); ⑵只写一次型(WORM);⑶可重写型; 三、光盘驱动器:是光盘存储系统的核心装置,是一种超精密光电子装置。
第四节 档案部门光盘使用和长期保存指南
一、光盘存档寿命:是指光盘在存档后,随着时间推移,信息层退化,光盘中存储的信息不能再读取的这段时间。存档寿命主要和光盘中的错误率有关。当错误率上升到某一水平,光盘驱动器中的纠错系统不能校正光盘中的数据错误,该光盘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