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 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 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 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 睛的作用。
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不同位置及其作用。 (1) 开头处 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2) 结尾处 作用:①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 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的议论从事件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3) 中间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 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间两段议论承上启下
文章结尾: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 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 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记叙文中议论的形式 ①先叙后议 ②先议后叙 ③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 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一个悖论:一 方面,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 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 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 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 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 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 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 之手。
文章结尾: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 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 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 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 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 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练习:找出下列两段话中的议论,再 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片段1.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 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 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 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子地儿.我又问:“怎 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 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 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 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 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 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片段1:议论句:最后一句。形式:先叙后 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片段2.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 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 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 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
一股喜庆 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 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 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 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 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 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 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 久久不散.
片段2: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 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 一样美丽.” 形式:夹叙夹议。作用:第一 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 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 旨。
练习 :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 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 。
段落一: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 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 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 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 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 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 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 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 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 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 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 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 特有的光华。毛病:————————————————————。 修改:————————————————————。
明确:段落一毛病:结尾的议论空 洞,不具体。修改:那目光温柔、 火热,像和煦的春风,像灿烂的阳 光,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无限的关爱。
段落二: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 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 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 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 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 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 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 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 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 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 妈妈的经历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 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 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毛病: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