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血中的汞和砷
杨福成,裴雯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400060)
汞、砷都是对人体毒性很大的元素,近年来由于职业和误服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汞、砷中毒时有发生。生物材料中汞含量测定为急性汞中毒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可靠依据,血汞在摄入汞后迅速升高,可作为诊断的可靠指征;砷接触者,血砷、尿砷增高可作为病因学诊断的参考指标[1]。目前,汞和砷常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低,特别是样品处理繁琐且待测元素易损失等缺点。微波消解是一种崭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样品处理[2,3]。本文采用一次性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血中汞、砷,具有取样品量少,操作简单,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AFS—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海光仪器公司);汞、砷编码空心阴极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MDS—6型温压双控微波消解仪,ECH—1型电子控温加热板(均为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剂
1.2.1 硝酸、盐酸均为优级纯;高氯酸、硼氢化钾、氢氧化钠、硫脲、抗坏血酸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电阻为18.24MΩ);实验所用器皿需经1+1硝酸浸泡过夜后洗净待用。
1.2.2 混合还原剂(100g/L硫脲和100g/L抗坏血酸) 10g硫脲加约80ml水,加热溶解,待冷却后加入10g抗坏血酸,加水至100ml,储存在棕色瓶中,可保持一个月。
1.2.3 20g/L硼氢化钾溶液 称取2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加入8g硼氢化钾,加水稀释至400ml。 1.2.4 稀释液 1+1盐酸 1.2.5 载流液 5%(V/V)盐酸
1.2.6 汞、砷标准贮备液 汞1000μg/ml(GBW08617)、砷1000μg/ml(GBW08611)均为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汞、砷标准应用液:临用前将汞、砷标准贮备液分别用5+95盐酸逐级稀释,最后稀释为含汞100μg/L、砷500μg/L的混合标准应用液。
1
1.3 实验方法
1.3.1样品的采集 依次用3%(V/V)硝酸溶液、去离子水、碘酒、75%酒精清洗皮肤,用通过检验的同一批号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0.5~1.5ml,立即盛于通过检验的肝素抗凝瓶中混匀。
1.3.2 试样预处理 准确吸取0.25~0.50ml混匀样品于微波消解系统配备的聚四氟乙烯溶样杯中,加入3ml硝酸,0.3ml高氯酸,1.5ml水混匀,密闭后置于微波消解炉中,同时做两个试剂空白。微波消解条件见表1。消解完成后,让消化罐于室温下自然冷却,卸压,取出内杯置于电子控温加热板上,130℃以下赶酸至近干。冷却后用适量水多次将消解液转移至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1盐酸1.0ml,混合还原剂1.0ml,再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室温放置30min后测定。
表1 微波消解条件
步骤 1 2 3 4
1.3.3 汞、砷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1只100ml和5只25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汞、砷混合标准应用液0.00,0.10,0.20,0.50,1.00,1.50ml,再分别向5只25ml容量瓶中加入1+1盐酸2.5ml,混合还原剂2.5ml,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ml1+1盐酸,10ml混合还原剂,最后用水定容混匀,室温放置30min后测定。定容后汞(砷)标准系列分别为0.00(0.00),0.40(2.0),0.80(4.0),2.0(10.0),4.0(20.0),6.0(30.0)μg/L。 1.4.4 仪器工作参数 见表2 2 结果与讨论
2.1仪器参数的选择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和灯电流的增大均能增大荧光强度,但过高的负高压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测定重现性。灯电流越大,灵敏度越高,但灯电流大会降低灯的使用寿命,通过实验本文选择负高压为270V,灯电流汞为30mA,砷为60mA时,可以得到很好的线性及灵敏度。载气流量过大会稀释原子浓度,降低灵敏度,过小难以将气体混合物迅速带出,本文选用400ml/min载气流速,1000ml/min屏气流速。
2
压力(Mpa)
0.3 0.6 1.0 1.4
时间(min)
2 2 4 5
功率(W)
400 600 600 600
表2 仪器工作参数
项目 负高压(V) 原子化器温度(℃) 原子化器高度(mm) 汞灯电流(mA) 砷灯电流(mA)
读取方式 测量方式
2.2 样品消解条件的选择 由于血液样品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多,常压下用酸不易被消解完全,特别是汞元素易损失。微波消解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样品消解手段,其特点是时间短,试剂用量少,无污染,元素不易损失等优点。由于过氧化氢与血液样品产生大量泡沫,因此采用硝酸—高氯酸混酸消解。经试验,本文方法消解0.25~0.50ml血液样品,最后消解液呈无色透明液体。电热板赶酸时,温度不能过高(以130℃左右为宜),以防汞损失,同时应将样品消化后的余酸赶尽,以防硝酸氧化以后加入的硫脲和抗坏血酸。
2.3 盐酸浓度的选择 氢化物反应要有一定的酸度,当盐酸浓度在2%~20%时,汞、砷的荧光强度变化不大,但盐酸浓度低于2%时,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在5%盐酸介质中测定汞、砷混标系列线性良好。 2.4 硼氢化钾浓度的选择 实验发现,硼氢化钾浓度低于10g/L时,汞测定荧光强度高,而砷荧光强度较低,这主要由于汞只需要还原为气态,不需生成氢化物,而砷需生成气态氢化物才能被载气带入原子化器,而过高的硼氢化钾产生大量氢气,稀释了汞蒸气和氢化物浓度而使灵敏度下降。本文选择20g/L的浓度时,汞和砷均可达到满意结果。
2.5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本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汞 0.0~6.0μg/L,回归方程Y=540.2X-15.96,相关系数r=0.9992,砷 0.0~30.0μg/L,回归方程Y=146.6X-21.74,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对试剂空白连续进行11次荧光强度测定,其检测限按DL=3SD/K计算出汞、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6、0.042μg/L,以0.50ml样品消解定容至10ml,样品最低检出浓度为汞0.19μg/L,砷0.84μg/L。 2.6 精密度实验 分别对含汞0.4、2.0μg/L;含砷2.0、10.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按本方法连续11次进样,进行精密度实验,结果见表3,有表3可知汞、砷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8%~2.03%、0.51%~
3
仪器参数
270 200 8 30 60 Peak Area Std.Curve
项目
载气流量(ml/min) 屏蔽气流量(ml/min)
读数时间(S) 延迟时间(S)
重复次数
采样及注入泵速(r/min)
仪器参数
400 1000 10 1 1 100
0.92%。
表3 精密度实验
元
浓度
荧光强度
1
172.4 1044.2 269.6 1462.7
RSD
8
180.31023.7263.51453.7
g/L) 素 (μ
2
176.7 1015.6 268.5 1449.5
3
177.6 1028.3 270.3 1457.3
4
173.51054.2267.11447.6
5
179.91064.1270.51469.1
6
174.71027.9265.71445.9
7
177.91064.9264.81452.3
9
179.21076.1264.61461.5
10
175.3 1064.7 267.8 1459.2
11 均值
180.3 1069.2 269.2 1463.7
177.1 1048.4 267.4 1456.6
(%)
1.582.030.920.51
0.4
Hg
2.0 2.0
As
10.0
2.7 回收率实验 应用本法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在线性范围内,对同一样品加入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汞、砷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元素 Hg As
2.8 样品的稳定性实验 取汞、砷接触者的混合血样,分成4组,每组6份,当天测定1组,其余在4℃冰箱中保存,分别于第3、7、14天各测定1组,计算各组均值与当天测定均值的比较,结果见表5,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说明样品于4℃冰箱中可保存14天。 表5 样品的稳定性实验
汞
保存时间 样本数当天 第3天 第7天 第14天
本底值(μg/L)1.12 6.54
加标量 (μg/L) 0.40 2.0 4.0 2.0 10.0 20.0
测得值 (μg/L) 1.53 3.27 5.34 8.51 16.50 25.9
回收率 (%) 102.5 107.5 105.5 98.5 99.6 96.8
平均回收率
(%) 105.2
98.3
砷
相对偏差 (%) — 1.53 2.76 7.06
测定均值 (μg/L) 56.3 55.7 54.8 52.6
相对偏差 (%) — 1.07 2.66 6.57
4
测定均值 (μg/L) 32.6 32.1 31.7 30.3
6 6 6 6
2.9 方法的应用 采用本方法测定了汞、砷接触者血样各15例,正常人群血样17例,结果见表6,测定结果与实际样品相符合。
表6 方法的应用
汞
样品类别
例数
测定范围 (μg/L)
接触者 正常人群 3 小结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汞和砷,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易挥发元素损失少,污染小,消化完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凤生主编.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36-238,345
[2] 徐伯洪,闫慧芳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M].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41-342
[3] 李淑花,王保成 连续测定化妆品中微量汞、砷、铅的方法研究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4):448-449
15 17
4.35~48.36 0.36~2.82
测定均值 (μg/L) 33.72 1.29
砷
测定范围 (μg/L) 23.56~87.48 1.56~6.34
测定均值(μg/L)47.23 2.76
通讯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301号,重庆市职业病防
治院 邮编:400060
作者简介:杨福成(1965—),男,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卫生理化
检验工作23年。联系电话:13638244081
国家级杂志公开发表: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21卷 第3
期 “监测与检验”专栏 196-198页上公开发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