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习题集 重点
(2)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总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规模相吻合;
(3)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5.简述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政府性。
答案要点:
(1)财政借款;
(2)财政贴息;
(3)税收减免。
六、案例分析题
1.我国三峡工程所需静态投资900.9亿元人民币,考虑到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动态)投资总额预计在2039亿元。中国政府在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其发电利润用于三峡工程建设。二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用户用电适当加价的办法,征收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以上两项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可筹集资金余额1100亿元,占三峡工程总投资的50%以上。三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已承诺在1994年至2003年每年向三峡工程贷款30亿元,共计300亿元。以上三项政策可为三峡工程筹集建设基金1400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
三峡工程收益体现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防洪: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的通行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根据以上材料:
(1)运用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三峡工程的财政投资效益。
(2)分析我国财政性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筹资政策。
答案要点:
(1)①三峡工程可以在10年(2039亿元÷219亿元/年=9.3年)至12年(2039亿元÷181亿元/年=11.3年)时间内收回直接投资成本;
②另外还可发挥发电.防洪.航运功能;
③为国家创造税收收入。
(2)①成立政府性质的开发公司,通过利润再投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
②设立建设基金,筹措资金;
③运用政策性银行筹集建设基金;
④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建设资金。
2.基础设施投资活动可以按照“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进行。北京五环路项目就是采取这种模式建设。它的投资人首发公司向银行借贷116.3亿元,并享受30年的道路经营权。首发公司当初预计30年后不仅可以收回投资,而且还有较大的盈余,但实际收费情况与预计相去甚远。2003年五环路通车后,更多人真切的感受到五环路收费的压力。人们宁愿挤在三.四环上,也不愿意付费走五环。根据首发公司的统计,按照当时的收费情形,需要200年才能还清贷款。无奈之下,五环路很快停止收费,现在1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