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江苏省姜堰二中学校简史(10)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搞土地改革工作,搞统战工作,配合征收公粮,填粮册。配合地方做好保卫工作,帮助搞新乡制,废除保甲制,配合各村各组登记选民。

敌人的经济封锁,难不倒根据地军民,二中师生学习南泥湾精神,开荒种粮、种菜。“只要多种菜,不怕年成坏”,做到蔬菜自给,渡过难关。

二中师生不但与公开的敌人战斗,也善于与暗藏在内部的敌人战斗。1943年下半年,敌人为了破坏二中,曾派特务钻进学校活动。学校领导及时掌握敌情,采取有力措施,派周友智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很快破获了国民党的“抗盟”、“三青团”、“抗日救国军”等组织企图在学校建立反动组织的计划,清除了隐患。

第四节敌后坚持“游击”教学

1942年以后,日伪反动势力疯狂地加紧对抗日根据地“清乡”、“扫荡”,学校教育处在动荡之中。为适应这种形势,教学的方式也不断变化: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备活动小凳,讲义夹当课桌。一有敌情,十分钟之内,由老师带队,全校师生就立即撤离学校,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树林里、竹园里、车棚内,群众家中,隐蔽教学。②自动作业与传导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采取的方式。群众把这种教学方式统称之为“游击”教学。

1943年秋,苏中行署召开了中等教育会议。徐观伯、顾经锟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回校后,他们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且就党的教育方针、学校领导权、学校改革等几个重要问题组织了认真的讨论和贯彻。学校教育工作在时间紧张、环境动荡之中作出了战略性的调整,走出了办学新路,从而使学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到“三联师”去

苏中教育会议后不久,三分区地委和专署决定成立三分区联合师范学校(简称“三联师”)。为了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校方根据地方政府的指示,决定大部分同学配合当地军民进行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在斗争中进行分散教学。乡师两个班约半数学生则由陆志

三、袁履祥二位老师带领,于1944年3—4月间,转移到较为偏僻的水网地区宝应县射阳区一带,参加三分区联合师范学校学习。当时邻近数县转移到三分区联合师范的师生员工有近千人之众,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长途跋涉都先后安全抵达射阳区。二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次转移,真似临战式的拉练,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场严峻的锻炼和考验。

(二)分成几个学区

1944年4月,日伪军队“清乡”频繁,校方决定分散教学以缩小目标。当时“兵分三路”:一部分留在本部,一部分迁到东南鸭儿湾(今海安县雅周区),一部分迁到西北三周庄(今梅垛乡)。

(三)学生要求参战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了,师生情绪都很高昂。为了充实各级党、政、军部门的力量,有部分学生提前毕业,有的调进部队,有的调到地方。测绘班学生也在这时由顾经锟老师带队,调到了苏中公学。

(四)办分校,扩大施教区

为适应群众要求,除以桥梓头为当时的本部外,接着又在泰州附近的白马庙和大伦庄附近的曹家埭办起了分校。

(1)曹埭分校简况

1946年春天,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离运粮、蒋垛、白米、曲塘敌人据点较远的曹家埭办一所二中分校,以分散教学,减小目标。

当时分校负责人先是顾兰陵同志,后是钱炳之同志。教师有顾维之、黄介之、缪万选、

江苏省姜堰二中学校简史(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