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之诗歌考查的设问角度及答题范式教案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
古代诗词鉴赏之诗歌考查的设问角度及答题范式教案
江西省吉安县立中学尹贤明
教学目标:
1、总结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规律,了解其设问角度;
2、规范诗歌鉴赏的答题格式,尽量避免无谓的失分。
教学重点:加强训练、熟悉角度。
教学难点: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教学设想:采用“投影诗词——学生演板——教师评判——总结范式——示例巩固”的步骤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馨导语:
闲暇时,品一杯香茗,读一首唐诗宋词,看庭前花开花落,随天上云卷云舒,是何等的惬意与恬适。那一首首诗,读起来如鸣珠玉,余香满口;那一首首词,品起来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可是,当高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就得带着任务来读诗了。
二、高考试题回顾:
1、2007年高考全国I卷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2、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诗歌考查中,主要的设问角度及答题形式
(一)理解内容类——从诗歌内容角度设问,解决问题应主要放在读懂内容这一步
1、理解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A、常见设问举例
例1、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B、[答题范式] 身份+性格+思想。
[示例一]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