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污染事故
922地理学报62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及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的饮用水标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颁布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并对维护城乡居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各级卫生和环保部门应严格执行。
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企业排污进行监督管理,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检查监督。对不能达标排放的排污单位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责令停产或关闭;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建设项目予以否决或限期整改。在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水源污染的潜在威胁。4.2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针对我国水源污染严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急剧增加的趋势,应尽快建立水源地水质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制订应急预案,并真正落实,提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供水安全。
4.3完善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提高农村饮用水和自备水源的消毒率,减少饮用水的生物污染。
加强供水管网的防护,对已经锈蚀的旧管道应采取措施及时更换和维修[25];新建自来水管网尽量采用防腐性能好的优质管材,并作好金属管道的定期防腐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饮用水的二次污染。首先要合理设计蓄水池等贮水设施,设施内壁采用新型优质材料,规范管理,定期清洗、消毒,保障周围环境的清洁,坚决制止自来水管网与其他用水管道相接以及蓄水池与消防水箱或其他用途水箱的互用行为。4.4根据事故的区域、性质采取相应措施
针对饮用水污染事故分布的区域差异性,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严格控制工业废、污水的排放,保证饮用水水源的安全;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水源水的处理率,保证饮用水的合格率。对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区,如内蒙、山西,其次吉林、青海、宁夏、安徽等省(自治区)[26],以及饮水型氟中毒区,如吉林、辽宁、山西、天津、江苏、陕西、内蒙和青海等省(自治区)[27],积极推广降氟降砷改水措施,并进行长期监测和抽样调查。对于累积效应引起的饮用水污染事故,应对排污企业加强法制管制,遏制水源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
4.5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加强对新饮用水国家标准的培训,加强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饮用水源保护意识,特别是对农村分散式供水水源,应提高保护意识,减少水源污染,改良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加强企业管理,杜绝个别企业因水源防护意识淡薄、管理不善,有意或无意向水源地排污的现象。加强对学生群体肠道传染病危害知识的卫生宣传力度,使学生真正掌握防病知识,减少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中水型疾病的罹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