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某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和楼中楼。2009年6月17日,面对记者采访,该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发出质问:“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某市市民致信市长信箱,质疑该市创建办不实地考察,仅限于网上作答的创建方式,认为“创建办网上创建要不得。”就此信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面淡”(回复者打了错别字,应为“面谈”)。记者查询发现这封信件的处理部门显示是“创建办”,处理情况为“办结”。
据媒体报道,北方某县103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时,该县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3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对此,该副县长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想让农民回去算了。
【给定资料四】
1、部分网民对少数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的评论:
网友A:问题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素质问题,二是学习问题。这个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就是某些官员骨子里还有那么一股官气、霸气、匪气和痞气,还有一种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某些官员自我感觉真是好极了,总以为他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而不是权力和职位的作用。 网友B:官员脱离群众背后是权力张狂,是对“衣食父母”缺乏敬畏之心。
网友C:这些官员,不是把自己当官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官,根本不把人民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缺乏“民本”意识。
网友D:某些官员不注重自身学习,不看书,不读报,甚至内行人说外行话。
网友E: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政府公职人员随时有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被送到麦克风前。但少数公职人员显然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还很不适应面对媒体,不能与时俱进。
网友F:官场的熏染尤其是权力的侵染,已经使一些官员产生内在的俯视众生感,使他们不知道怎么跟民众交流,不知道怎么说群众喜闲乐见的话,出口就是训话、命令,甚至连媒体也当成下级,翘起二郎腿指手画脚起来。
网友G:当前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中官僚主义气浓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踢皮球的作风,以及拿“没时间”“没精力”等借口当挡箭牌的工作作风确是不同程度存在的。
网友H:有些公仆文明素养低下,不会使用文明用语说话;有些公仆民生情怀缺失,群众本是衣食父母,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有的公仆骄横跋扈,无法无天,唯我独尊,以为什么事都能自己说了算。他们的行为,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群干关系。
2、一篇网文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早已不信“为人民服务"更多信奉的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思想,似乎符合了市场经济的因果关系,却降低了党人的要求,忘记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立党之本,是党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和执掌执政的核心。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