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融”文化,提升科研内涵
作者:羌松延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09期
南通市东方中学坐落在国家级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域内,学校占地10.07公顷,建筑面积109 559平方米。目前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 600人,在职教职工167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31人。教师平均年龄36岁,近年来有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一大批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南通市东方中学的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位居市区前列,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当地的一所高美誉度的学校,这与学校践行“和融”教育思想理念、大力推行教学科研、努力打造优质育人高地的办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一、高点定位,内涵发展,“和融”教育理念渐趋成熟
“和融”教育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中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他提出苏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和融”教育的内涵为:“和而相融,融而不同。”“和而相融”,就是要求全体师生人人都要爱校,人人都要有集体责任感和向心力,每位师生要热爱学校,融入学校,奉献于学校这个大家庭。“融而不同”,就是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在“和而相融”的基础上养成“彰显个性,和融共进”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方式。构建“和融”校园,必须从美化师生的心灵开始,学校将历史因素、区域因素、生源因素和现代教育要求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和融教育”校园文化的办学设想,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和”是指和谐,“融”是指融合、共进。建设促使校园组织机构、教育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相融共进的文化,通过“和融”的学校文化引领,培养学校全体师生具有“灵动和谐,创新争优”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格。
“和融”教育思想根植于江海文化之沃土,南通市东方中学凝练出“和融共进、创先争优”的东方精神,确立了“师生为本、公民意识、尊重个性、和融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
二、“和融”立校,科研引领,提高学校文化内涵
1.围绕“一个核心”
即教研并重,以研促教。南通市东方中学以往轻视教研的教学,使我们的教育行为恣意妄为,急功近利,形同竭泽而渔,学生往往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和教师达成一致的观点,即教学行为必须由原来的重教学轻科研转变为教学科研并重。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研究应该成为学科研究的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才能实现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