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葬习俗看人的生死观
———以五台山地区为例
潘慧生
摘
要
本文以山西省五台山地区丧葬习俗为例,对人的生死观作粗略的探析,以求证今天我国城乡刮起的丧葬奢五台山地区
丧葬习俗
生死观
鸣狗叫不要怕,跟我回家吧”,沿途点灯,拖谷草火把回到棺前。迷信传说人死后三天之内灵魂在外游荡,不知自己已死,只有叫回家中才能明白。
靡之风的根源和改革丧葬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信仰和观念的不同,社会制度与自然环境的不
同,丧葬习俗有很大的差异。今天中国民间丧葬习俗,是人们基道教思想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俗于对灵魂不灭的信仰,受佛、
习惯逐渐演变而成的。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佛教文化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与其它地区相比更为复杂、多变的民间习俗。笔者在对五台山地区的忻州、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定襄等县市的民俗调查的基础上,拟对该地区人们在丧葬习俗中所表现的生死观试作分析。
7.钉棺。钉棺一般在人死后第三天午饭前进行,亲友最后与
死者告别,主子家验尸后,把棺盖钉住。
均同此释)前一天傍8.大烧夜纸。发引(即出殡,下文“发引”晚所有亲朋好友为死者烧纸哭悼,孝子需彻夜守灵哭悼。
9.发引。丧礼的高峰。此日,所有亲友都要前来吊唁,主要程
序是祭奠、安排宴席、送葬。
暖坟或完坟。出殡后第二天或第三10.复三。复三也叫圆坟、
天,死者后代给墓加土,同时烧纸哀悼。
一、五台山地区丧葬仪式及特征11.过七。是从亡者逝世之日计起,每逢一周称为一七,共七
称孝子要祭奠死者。其中一七又叫头七“,三七”“七”。逢“七”五台山地区丧礼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个
称称“,五七”“满七”“,七七”“尽七”“。二七”“、四七”“、六1.寿材与寿衣的制作。民间旧时有谚“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散七”
家人祭奠,亲戚不参加祭奠。活六十已够本”。当人在六十多岁身体尚好时,子女就开始为其七”父母准备死后所需的东西。一般在农历润月年,由长子主持,儿
子为老人制寿材,女儿、儿媳为老人购买布料制作寿衣,借机为他们增寿。
12.过百日。即人死后第一百天,家人和亲戚祭奠死者。
人去世整整一年,称祭礼较为隆重,家人13.过周年。“周年”。
要设宴招待前来祭奠死者的亲友。到第三周年,称之满三周年,隆重祭奠后整个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以上概述的是该地区丧葬的主要程序。如果我们对该地区各市县丧葬礼仪的细节作细致的描写和分析,不难发现其所具备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控性等特征。
就这个地区的丧礼而言,十分隆重、繁缛。从死者生前寿材、寿衣的制作到三周年孝子“脱孝”,多达40多个仪式,时间之长、程序之繁,令人听而生畏。丧葬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禁忌多达20多种,各种安慰死者和造福生者的规矩和讲究更使人眼花缭乱,孝子对死者烦琐的尽孝之礼又使他疲惫不堪。整个丧葬活动,当事人不得不穷于应付,如有出错,便会成为人们的笑谈,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佛教的来世观和投胎转世观及道教的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又赋予丧葬活动新的内容。例如:忌用皮毛为死者做寿衣,以免来世转生为畜;每隔七天请僧道诵经念佛,超度亡灵;灵堂或吊孝者送的幛子上往往写着或“月落瑶池”“蓬岛归真”等,这些希望人死后能有一个好的归宿的想法和禁忌,便是其突出代表。
千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五台山地区地处山西省北部,平原、丘陵、山区相互交错,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地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有很大差异,因而丧葬礼俗又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丧事忌讳的确认和解释、墓地的选择、丧礼程序的安排、主要亲朋祭奠的方式、出殡之日的确认、丧宴席位的安排、孝服孝帽的式样等,在各县市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如忻府区,人们讲究“如果人死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将会再死一个本家族成员
丧,此处或亲戚,这样的日子叫重丧日,称这种情况为‘犯重丧’。
[1]
读阴平”对此,人们特别忌讳,甚至影响到能否正常出殡。在原。
2.装裹。装裹就是给刚断气的人穿衣服。老人在弥留之际,
亲人要为其沐浴更衣。迷信认为人断气时穿什么,阴间的灵魂就穿什么。若未穿上,那便是“光着身子走了”,亲人将感到遗憾和
内疚。
3.挂孝和闭气架。人断气后,家人要将白纸剪成许多长条,
按照男左女右的规则挂在大门口,实际是向人报丧的标志。白纸条儿的数量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条,俗称天一条,地一条。闭气架是孝子为介绍死者生平而制作的木架子,上裱白纸,自右向左竖写着四行字,第一行字男女有别,如死者系男性,则为“新逝先考×翁讳××享年×岁寿终正寝”;死者系女性,应是“新逝先妣×门×氏讳××享年×岁寿终正寝”。第二行为“生于×年×月×日×时”第三行为第四行为。“卒于×年×月×日×时”。“孤子(父丧母存为“孤子”,母丧父(哀子或孤哀子)××泣血稽颡”
存为“哀子”,父母俱丧为“孤哀子”)。
4.报丧。人死后,由孝子中的长者于次日上午向主子(男死者,主子为其外祖父母、舅父母和表兄弟。女死者,主子为其父母、兄弟和侄儿)报丧。报丧是非常讲究的,孝子需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跪对灶君神位不语。
5.探三。即人死后第三天傍晚亲友前去吊唁。主子家要详细
询问孝子父母的死因,并提出送葬要求,商定出殡时间。如果孝子没有尽到孝敬的义务,要追究责任。
6.送魂与叫魂。人死后第三天晚或出殡前一天晚举行的一
种仪式,不同县市叫法和形式不同,比如,原平叫送魂,忻州市城北一带称叫魂。以叫魂为例,在人死后第三天晚上万籁俱寂时,孝子到十字路口(旧时在五道庙)以亲缘称谓连叫死者,并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