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
《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
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资金在特区五大经济特区的发展,自始至终解决的不仅仅是的投资增多。在深圳特区,较为明显的外资多元化发特区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主要不是为了解决特区自生在1986年,这一年港资的比重下降到70%,而外身的发展问题,这正是特区在政策选择时不同于其他国投资上升到30%,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到深地区的关键所在[3]。
圳特区办企业。到1988年,就有更多的外国商人前首先,经济特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要寻求市场化来特区投资,仅美商在厦门特区就办了26家企业。的力量,这是对旧体制下经济发展思路的最直接挑外资来源的多元化也在珠海、汕头特区出现。到战。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在运行机1989年底,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汕头特区制上是完全不同的,计划崇尚的是通过行政机制内在
投资办厂,仅日资企业就有9家[23。
的完全信息、完全理性和社会人角色,从而促进社会
第四,在南方的沿海地区进行特区试验,可以获角度考量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市场肯定的是微得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效果。沿海特区建设的成功,观主体天生的经济人特征,承认微观主体的私人权益首先起到的就是经济上的“窗口”作用,对外形成反及其逐利本性,因而认为应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促进映国内经济发展的窗口、对内突出了经济改革新动向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相对于和窥见国外经济动态的窗口。此外,大陆经济受计划各地对资金要求的饥渴,公有资本在对各地区经济发
体制影响的落后状态本身就是对祖国统一的一个障展要求的满足上就显得捉襟见肘,这就使得通过计划
碍,这些对台、港、澳前沿地区经在济改革上的成的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变成了空中楼阁。更何况,历史功,可以形成大陆经济在国际社会的新形象,消除这已经验证了,通过计划配置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性,在三个地区对大陆经济落后可能产生的种种疑虑。有利更多情况下出现的是资源浪费。经济特区的设想初衷于香港、澳门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平稳过渡、顺利回就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在现在的体制下,就不容易上归,也可以更大程度地为未来统一台湾消除台方对大去”,也就是说,在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条件下,陆可能“蚕食”他们的经济成果的疑虑,对实现祖国很难取得理想的发展速度。因此,经济特区一开始就统一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把突破资金“瓶颈”的希望寄托于市场,试图在这有第五,经济特区建设既是对旧体制改革的一种尝限的试验边界以内,通过制定和实行特殊的、有利于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也是对旧的经济发展市场力量发挥的政策,吸引海内外资本在此生根、发战略的一种挑战。通过经济改革打破旧体制对经济发芽。这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是被认定为对公有制没有展的束缚,“摸”得一种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形信心的表现,是要承受巨大的政治风险的。事实证成共识的,也是特区探索的重要使命之一。特区建设明,如我们在前面所列的数据一样,通过减少行政控还表现为另外一种倾向,即对比较优势原则的重新尊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微观作为,经济特区取得了比其他重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新肯定。国际化的发展视任何地区都更快、更好的经济发展。
角,必然要求经济特区的发展要置身于通过促进世界其次,经济特区的发展是开放指向的,为中国确福利最大而增进自身利益的大背景中去,按照比较优立全面的开放型经济导向提供了经验。经济特区原先势的原则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这样,作为中国经济的称呼被定位为“出口特区”,本身就说明了其发展
对外的“窗口”,集中反映了大陆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是外向型的,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吸引
的比较优势,加工产业也因此很快开始在特区发展起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即考虑的首要来。如果说中国此后被称为“世界工厂”成立的话,问题是如何把外国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引进来”的五大经济特区毫无疑问是这一大工厂的几个主要工作
问题。而特区实践本身发展这一预想,把新的国际分“车间”。比较优势的分工原则本身衍生出的是一种非
工原则也给“引了进来”,因为:其一,国内产业基
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础薄弱,无法有效地形成对外资进驻所要求的产业配
工中将循着一种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成长起步套,所以外商只能把产业的某些环节或产品生产的某的产业非均衡演进路径,非均衡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就些环节转移进来,由经济特区参与的紧密的国际分工由此开始形成。
由此形成;其二,外商进驻特区除了看中这里相对完(二)经济特区的开创性意义
全的市场化环境及其特殊政策以外,主要还是从比较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