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
由此可见,陈寿在《蜀书》里有关关羽叙事简略、史料不足也就不足为奇。
2.通俗演义称谓:关某——关公——关云长——关将军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在元代刊行《三国志平话》故事框架轮廓基础上,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删改后,成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
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里,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关公出场始,到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关公显灵至,粗略加以统计,与关公有关的章节共计16回目。其中,比较集中的有3回目,从第二十六回到二十八回,内容主要是“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主臣聚义”等,而更为集中并连续的有5回目,从第七十三回到第七十七回。内容大致涉及“攻占襄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玉泉山显圣”等等。
在《三国演义》中,晋人罗贯中使用几种称谓:一是别人称呼最普遍且最多的“关云长”,如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躯”等等;二是关云长自称和对手称呼的“关某”,如第五十回里的“关某特来请死”“关某无能”,第二十七回的“关某休走”等等;还有一个作者唯一使用称其“美髯公”。如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再有一个曹操的专用称呼“关将军”。如第二十七回“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第五十回的“关将军别来无恙!”第七十七回“关将军真天神也!”等。
3.戏曲舞台称谓:关大王——美髯公——红脸关公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关公形象可谓是多姿多彩,各具神韵。不过人们对于关公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妇孺皆知的红脸。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识中,红色代表着反抗的精神,代表着正直和正义,红色的背后,蕴涵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实,关羽本不姓关,关公也原本不是红脸?
关羽,本姓冯,名贤,字长生,后改姓关,名羽,字云长,本字寿长。据民间流传说法,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关于关羽的历史事迹,散见于不少史书,事迹最详实可信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可在这本书中,从头至尾找不到任何关于关羽是红脸的记载。
千百年来,从民间故事到艺人说唱,从文人加工到戏曲舞台,关羽逐渐从白面书生演变成为红脸大汉,《三国演义》的“定型”和戏剧文学的渲染,使红脸关公的形象家喻户晓。这种打乱历史编码的造神行为,凝聚了中华民族红色崇拜的文化心理,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忠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