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陶诗言先生生平(4)

时间:2025-04-28   来源:未知    
字号:

预报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批我国现代天气学的研究成果。陶诗言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贡献是杰出的、奠基性的。

三、系统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陶诗言先生在长期实践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于影响我国大气的一些重要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理论观点和开创了新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一)寒潮路径研究

陶诗言利用当时日益稠密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少数的高空观测站,系统地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最常见的路径是冷空气源自新地岛以西的北方海洋,从巴伦支海进入前苏联,经西伯利亚、蒙古进入我国。这种路径的冷空气常引起较强的寒潮。第二条路径是从新地岛及其以东的喀拉海南下,到西伯利亚后折向东南,经蒙古进入我国。第三条路径是从亚洲西部,沿北纬50度以南自西向东移动,经蒙古进入我国。第四条是在蒙古-贝加尔湖地区堆积的冷空气,常直接南下侵袭我国。关于东亚寒潮路径的问题,早在1935年李宪之就已经作过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李宪之没有研究寒潮冷空气的源地,并且他绘出的甲、乙、丙三类寒潮路径有部分尚不够准确。陶诗言的工作把东亚寒潮路径的划分大大地系统化和准确化了。在寒潮爆发的研究方面,他第一次提出了寒潮过程是高空大型天气过程急剧调整结果的理论观点。一次东亚寒潮的爆发实际上是东亚大槽一次替换和重建的过程,这种伴随寒潮爆发的低槽也是一种不稳定槽。它在西北气流中不断增幅,最后发展成长波槽,同时槽后导致一次冷空气爆发。另外他还发现,亚洲阻塞形势的崩溃也是导致东亚寒潮的一种常见高空环流形势。由于陶诗言是从高、低空流场相联系的观点来分析东亚寒潮的爆发,不但提高了寒潮预报的准确率,而且延长了预报时效(3天左右)。

(二)中国梅雨研究

陶诗言先生生平(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