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0期 于博:论移动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的营销策略
信息charge_data 和VASP 的时戳TVASP 一同发送给U。U 收到这些消息后,首先计算散列值,如果相符,则可以认证VASP 的身份,因为只有VASP 才能知道有效的Kuv 值,否则认为VASP 假冒,这样可以完成对VASP 身份的认证。 (3)支付
本模型的支付采用类似PAYWORD的微支付协议,唯一不同在于承诺签名采用的是单钥方式而不是公钥方式。首先,通过前面的认证过程,U和VASP已经建立了安全的认证通道,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抗否认性问题,这是通过U的两个签名承诺相互配合来实现的,首先U 利用Wo、Kuv 和Kus 来分别计算SP 和VASP 的支付承诺SP_commitment和VASP_commitment,其中SP_commitment=h(VASP_commitment,Kus),
VASP_commitment=h(IDu,VASP,Kuv,ru,rVASP,rsp,TVASP,charge_data, W0),其中W0是通过反向HASH运算来生成的:首先U产生一个随机的PayWord 链W1…Wn,然后随机提取某一个PayWord Wn , 并在此基础上以相反的顺序创建PayWord 链, 如下所示: Wi= h (Wi+ 1) , ( i= n-1,n-2, …, 0),其中, W0不是用于支付的PayWord 本身, 而是该链的根( root) 。U将两个签名的承诺以及W0发送给VASP,VASP 重新计算VASP承诺,并同U 发送来的进行比较,以确认U 拥有共享密钥KUV。同时将SP承诺交给SP,SP_commitment 可使SP 确信U 对支付进行了承诺,因为只有U 同时拥有密钥Kus 和Kuv。这种机制借鉴了文献中的思想。在以后的支付中,U 根据约定(如charge_data 中的规定,如按信息量或时间收费等)向VASP发送支付链进行支付。第i次支付发送的支付链是(Wi,i),而在VASP一侧可以通过进行i次HASH运算验证Wi 与Wn的关系。在某一周期的最后,VASP把最后的支付对(Wl ,l) 和承诺提交给SP,SP验证通过以后,就从U的账户中扣除价值L的货币,并存储在VASP的账户中。至此,完成了整个微支付协议。
[6]
就一些微支付模型的商用来看,这里的SP一般都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或者是网络运营商。而与提供支付的金融机构无关。这种自然选择是有道理的,主要是由于银行暂时还无法完成一些特定的中间操作,而这些中间操作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安全性,所以责任自然落在了胜任者的头上。
试想一下,一个支付系统,支付的直接参与方没有银行,银行只是作为离线支付的终点存在,而不是作为一个全程的参与者来存在,这样的支付系统怎么可能支持多样化的银行金融服务?这样的环境中,业务的主体不是银行,银行只是一个代理,只是一个命令的接受者,各种金融服务也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平台传递给客户。所以,离线微支付系统是基于单应用的系统,而没有能够在金融机构的参与下成为一个多应用的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当前一些与客户相关的金融服务如果均设计成这种离线微支付模型,都基于一个又一个单一的以银行为代理的支付应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移动银行在线金融业务的发展。因为一个本来可以统一的金融服务集合被无限的分割了,而这种分割又是无效率的。
改变这种现状的一个要点是转变银行的职能。当前银行的职能更多的体现为离线金融代理。必须把银
[7]
行的职能转变为在线金融的增值服务提供商,即VASP(Value-added Service Provider)。
4 移动银行的VASP战略和产业链改造
银行采用VASP战略的实质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银行转变自身职能从而改造成为VASP的过程中,银行需要作为移动应用服务的主体,即服务提供方参与到移动增值服务的全过程中来。在离线微支付时代,银行只是作为支付的终端存在,其身份更像一个低级的服务代理,无论从积极性还有创造性上都不能给整个过程注入增值的潜力。但是经过转变职能,银行本身作为服务提供方,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代理,而是主动的经营者。市场和客户的大小、多少都将影响银行业的创收以及整个价值链上每一方的生存。所以,当银行业可以通过它“专利”——金融中介,来作为移动增值服务内容的时候,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在线支付时代。
具体的转变方式将在最后举例介绍,这里需要认识转变的意义。一方面转变是银行本身的改革,银行从被
[8]
3 离线微支付模型的制约性
在上面的协议分析中参与支付的主体包括U、VASP、SP。应该说,既然是交易,那么消费者和商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SP究竟是谁呢?现实有一点遗憾地告诉我们:这里的SP并不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