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博传播与公共领域建构的几点思考
自2009年8月新浪开办微博平台,微博逐渐在中国普及。到今天,微博已经开始产生了全面的社会影响。近几年从郭美美网络炫富引发的国人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追问到陕西安监局局长“表叔”杨达才的落马,微博在其中都可谓功不可没。正是由于微博将网民之间的社会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才使微博在不少热点事件中成了传播的起源点和主要的舆论酝酿平台,微博中形成的舆论和微博中的事件也会与现实互动,并影响着事件的进程,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影响。鉴于此,不难看出微博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建构。
此外,当前党政机构与领导干部开微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博问政”更成了“官民”沟通的新渠道。其实早在1998年,西方学者凯尔纳就认为网络能拓展公共政治参与,并创造崭新公共领域。从当前微博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强大的传播网络而言,微博所构建的公共领域确实比以前任何时代的公共领域更加宽广和扩大。从单个案例来说,微博传播积极地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建构,如广州“房叔”和陕西“表叔”的纷纷落马等等。但能否从这些个案来判断网络媒体或者说微博传播就建构了中国媒体公共领域的全部呢?个案虽然显示了整体的某些特征,但从整体而言,微博作为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比较多。
一、 微博传播内容上的“微”型化和传播的碎片化带来的“伪公共领域”
首先,微博内容上具有“微”的特点使得微博切入方式是碎片化的,或现场记录、或灵感突现、或自言自语、或情绪宣泄。而当下的微博中大量的都是情感宣泄,是一个狂欢的广场。虽然,微博的特点是分享自我的感性平台而非追求理性公正的官方媒体,因此相比正式场合的言论,微博上的言论随意性更强,主观色彩更加浓厚,相应地对其言论自由的把握尺度也更宽。[1]但微博上公私领域其实依然是比较模糊的,微博也可以是一个会客厅,变成一个公共场所。2010年“画家赵庭景美”选择在微博上直播其丈夫“北京陈青蓝”和第三者“爱伺机摸人”“捉奸在床”的过程,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评论。“捉奸在床”无论如何都是私人领域,而将其放入微博,也就将其带入了公共领域。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伤害,而且它的进入也挤占了公共空间和资源,使那些更加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减少了被关注和公开透明的机会。这也使得公共领域对公共权力的批评会削弱,乃至消解。因此,哈贝马斯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混杂、混同是一种伪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