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23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正确把握二者关系的意义)
考点24 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的方向。
从文化自身的传承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运动的兴起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在文化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考点25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交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