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腕足类的戟贝、舌形贝为主。含煤14~18层,区内可采272
及292两层,可采煤层分布于中下段,上部及底部的煤层多薄而不稳
定。底部为灰色铝土质泥岩厚0~1米,致密性脆,具鲕状结构,沉
积极不稳定。
第二段(P3xn2):以12煤层为顶界,厚160~180米,平均167
米。下部以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在全区比较稳定,厚61米。
上部岩性变化较大,以灰~浅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细砂岩为
主,常相互递变。本段含有中等量的大羽羊齿、芦木、鳞木等植物化
石及似层状菱铁质结核,上部地层含黄铁矿极少。动物化石仅分布在
下部的22、24号煤层顶板,以腕足类为主,不稳定。共含煤24~26
层,12、151、16、17、182等可采煤层集中于上部,为本区主要含煤
段。
第三段(P3xn3):以1号煤层顶板含动物化石的砂质泥岩为上界,
厚100~120米,平均112米。本段岩性在全区比较稳定,以灰~灰
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夹坚脆的砂质泥岩。动物化石分布
于全段岩层之中,以腕足类为主,腹足类、瓣鳃类次之。完整的植物
化石仅分布在中、下部个别岩层中。本段共含煤14~16层,可采煤
层1、3、63等煤层均分布在本段,亦为本区主要含煤段。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区内出露
不全,按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Tp):俗称绿色砂岩。上部以灰绿色厚层致密坚硬细砂岩为
主,下部为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含较多的腕足类化石,以舌形贝为主。
顶部含方解石小蠕虫状体,常出现紫、绿两色岩性的交替,厚130米。
上段(T1f):按岩性分为五小段,区内出露一到三段:
第一段(T1f1):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上部间有一、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