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更为深入。他不断地探讨汉森的学术思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为自己选择研究的主攻方向。
在奖学金用完之前,他克服了研究学会对经济学的排斥,在帕累托的引荐下进入初级研究院的神圣圈子。五年的哈佛生涯中,他做了三年的研究员。
他在学会的同僚有哲学家奎因、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巴定、数学家伯克霍夫、化学家威尔逊与华伍德以及博通诸家的列文等。他在那迈开了学者的步伐,发表论文的速度极快,连期刊都来不及容纳他那些半数学化的东西。当时萨缪尔森所擅长的数理经济分析在一般人眼中还是一个陌生的怪物,学术杂志都对数学报有反感态度,所以萨缪尔森在投稿中难免遇到很大障碍,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得不到编辑的赏识。他常会幽默的抱怨,编辑们所拒绝的论文或许要比发表的那些更好一些。
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效用度量的一种说明》,那是他还是个21岁的研究生。1938年2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论文《评消费者行为纯理论》,那年他23岁。在这篇论文中,萨缪尔森创造性的论证了需求曲线可以从市场购买量所“显示”的偏好中推导出来,而无须诉诸边际效用理论或者无差异曲线。从此时开始,他发表的文章数量达到了每年5篇,这个生产率断断续续维持了半个世纪。据统计,他在45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一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面试。这是一个惊人的记录,他由此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高产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的传人
1941年汉森出版了《财政政策和商业循环》一书,全面赞同凯恩斯理论,为该书编制附录的正式萨缪尔森。当时,在汉森的影响下,萨缪尔森纵观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感到确实有大可研究之处,于是师生合作,不断宣传凯恩斯主义,并对它作了进一步补充。这样,汉森和萨缪尔森便成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代表和权威。汉森从此被誉为“美国凯恩斯”,而萨缪尔森对凯恩斯主义所做的贡献远比他的老师大,更是以凯恩斯学派中坚的面目出现。于是,长久以来由英国人统治的经济学界的衣钵流转到美国,为高举凯恩斯主义大旗的萨缪尔森所继承。
萨缪尔森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重新阅读了从威廉·配弟到亚当·斯密,从李嘉图到马歇尔、瓦尔拉斯以及帕累托、庇古、凯恩斯等人的著作,得以纵观整个经济思想史,并以新的眼光看待凯恩斯主义。当时社会上对凯恩斯理论中的“投资乘数论”和“就业乘数论”很注意。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主义是从1929年4月的美国华尔街股票下跌开始到1933年基本停止这一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很有价值。因此,他决定从研究当时社会上急待解决的难题——投资与就业问题入手,来研究凯恩斯主义。
自从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投资乘数论”和“就业乘数论”之后,汉森认为射术轮不足以说明问题,原因是乘数论没有说明一定数量的投资如何引起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也没有明确收入(或消费)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动。因为只有把加速原理(关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导致投资量变动的理论)和乘数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估计乘数的作用,并解释经济增长中的周期波动现象。
萨缪尔森研究了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导师的提示下,他巧妙的把两者合为一体。1939年5月,才华横溢的萨缪尔森在《经济与统计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