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10月下 总第147期
教
学改革广角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吴 泽 王 武 葛 瑜
摘要: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开展教学及巩固教学成果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对工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泽(1982-),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方向研究;王武(1978-),男,甘肃兰州人,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智能控制理论。(河南 许昌 461000)
基本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8A510014)、许昌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数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在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语言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科水平、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内涵。
开展双语教学,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有帮助,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又有利于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本课程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吸收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计算机仿真、系统辨识、电气电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国内兄弟院校在双语教学和创建精品课程的经验,采取双语教学是可行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进行双语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动控制原理”的内涵和外延,不仅要消化单纯的“自动控制原理”知识,而且要充分了解和贯通先修课程的知识,让课程不是单纯的英汉翻译,而是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扩充。双语教学还要兼顾学生后期的学习深入,让他们了解现代控制理论以及智能控制理论等前沿知识,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一、双语教学模式及影响1.教学模式探讨
在高等学校中,双语教学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全外型。即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
(2)混合型。即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讲授。
(3)半外型。这种模式属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初级形式,即
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
双语教学无论如何定位和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形式上都可以不拘一格。各高校可以根据师资条件、学生的英语水平、课程要求,采用适合本校的教学形式。地方性理工科院校与重点研究性大学相比,在师资力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术水平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考虑,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理工科院校,不必追求全外型双语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的起始阶段,采用混合型或半外型的教学模式可能更适合,效果更好。
2.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理论性较强,注重数学推导。双语教学不同于单纯的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本身的外语水平,还要考虑学生实际接受专业领域知识的能力,同时自动控制的理论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很多自动控制新技术和自动化产品来自国外,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动化相关英语知识以快速吸收一些前言的理论,所以双语教学必须分阶段、分层次不断展开。
从短期效果来看,上过双语课的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词汇量扩大了,也愿意更多地接触英语文章;双语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大都是以中文为基础作为思维的起点,双语教学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并贯穿于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不仅使学生熟悉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而且有助于专业思维方式的提高。作为教师,要开展双语教学,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加紧提高自身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说的能力,这有助于教师走出哑巴英语的怪圈,从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
3.双语教学与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实行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相当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理解所学的课程内容,用英语完成作业,通过课程考试和语言测试。因此,双语教学不宜在低年级学生
…… 此处隐藏: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