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石化项目的布局要根据资源利用效率,环保承受能力,市场需求综合进行综合评估,审慎决策。
环保部门官员:两桶油边砸钱搞环保边挥霍资源
(2013-9-10 10:29:11) 来自
石化围城
2013年8月底,全国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国家环保部对中石油、中石化“亮剑”的消息。由于没有完成2012年的减排任务,这“两桶油”在炼化行业的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全部遭到环评限批。这是比单个项目的“暂缓”、“叫停”或者“罚款”更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石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石化围城”在某些地区处处可见。而在这背后,不仅有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产业布局的失序,规划选点的不合理,埋下了社会隐患。 本刊记者对全国多个石化基地或者以石油化工业为龙头的地区进行调查发现,环评很难从选址环节就发挥应有的作用,石油公司和地方政府主导着项目的布局;在大企业面前,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往往显得弱势,未能约束部分企业“我行我素”的行为;城市规划总是为“发展”开道,充满“弹性”而缺乏应有的强制力
“限批”只是一时之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的解决,将阻滞“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东南沿海石化布局乱象
一位环保部门官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一面用砸钱来证明自己的环保责任,一面却又挥霍了资源,拉长了污染战线,叠加了环境风险,个别企业甚至粗暴地无视法律法规和程序”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伊曼、王智亮、黄柯杰,特约撰稿彭维国、任增颖、 徐巍巍、张少杰、刘峻、刘晓宇、李乐| 报道
对比中石油和中石化前后五年的年鉴,可以看出,近五年来,石油炼化企业的分散布局、遍地开花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情况尤为明显。
被称为“最后一片净海”的北部湾地区,自西向东的钦州、北海、湛江、茂名,到南岸的海南洋浦,均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炼油产业,并且近年来纷纷改造扩能。再往东走,广州、惠州也都有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石化下游的企业,像涟漪一样围绕着炼油的“龙头”在区域内扩散开来。海峡西岸地区也已经开始呈现出争设石化基地,竞相建设炼油厂的趋势。从大小门岛、溪南半岛、江阴工业区、湄洲湾、古雷港到揭阳惠来一共规划了六大石化产业基地。
行业内部,中石化的南方“势力范围”早已被中石油和中海油打破。“以前总说缺油,今后可能还要通过竞争才能找到市场。”中石化系统的一位管理人员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西南本来是我们的市场,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优势了。现在产能已过剩,中石油还在四川、云南,下一步还计划在贵州,也新建大型炼油厂,今后的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这样的竞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必须由国家进行调控。”
他告诉本刊记者,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之下,中石化在湛江东海岛上的中科炼化项目已经显得有些“尴尬”,前途有可能不太乐观。
区位上看,单是中石化而言,海南炼化目前正在扩展到1300万吨,满足本省已经绰绰有余;北海的1000万吨/年也差不多足够供应广西;茂名石化的产品一直以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