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A.甲国应生产出口粮食,乙国应生产出口布 B.甲国应进口粮食
C.甲国应生产出口布,乙国应生产出口粮食 D.乙国应进口布
22.在下表的状态下,根据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可以得出( )
A.甲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B.乙国的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甲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两国在两种产品上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别
23.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24.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阿佛雷德·马歇尔 D.约翰·穆勒
25.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
A.需求偏好差异 B.劳动生产率差异 C.相互需求强度差异 D.要素禀赋差异
26.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对对方国家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 )
A.低 B.高 C.不确定 D.不变
27.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 )
A.国际具体交换比例 B.两国经济实力 C.进出口产品性质 D.比较优势大小
28.根据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交换比例的变动是由于( )
A.相互需求强度的变动 B.贸易条件恶化 C.贸易规模扩大D.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
29.提出相互需求曲线的是( )
A.阿佛雷德·马歇尔 B.约翰·穆勒 C.李斯特 D.李嘉图
30.相互需求理论是( )
A.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动态扩展 B.对国际分工结果的补充说明
C.对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配进行补充说明 D.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
2.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解释了贸易发生的原因。( )
3.贸易差额理论认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是金银。( )
4.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提出的发展本国工业政策有助于实现贸易顺差。( )
5.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
6.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
7.绝对优势理论成立的前提之一是贸易双方实行完全分工。( )
8.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
9.亚当·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效率高。( )
10.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
11.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12.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参与贸易的前提是至少在一种产品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 )
13.只有生产成本低的产品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14.比较优势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
15.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仅来自于劳动效率差异。( )
16.如果某国找不到一种产品生产效率高于贸易伙伴国,则二者之间不会存在贸易行为。( )
17.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 )
1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19.如果考虑货币因素,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
20.19世纪英国的《谷物法》严重地损害了英国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
2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22.如果一国工资水平高于贸易伙伴国,则其产品不具有出口的比较优势。( )
23. 相互需求理论揭示的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
24.按照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是由两国对彼此产品的需求强度来决定的。( )
25.按照相互需求原理,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强。( )
26.国际市场价格离本国国内交换价格越近,则本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27.相互需求理论认为,两国国际互利交换比例范围由两国国内交换比例决定。( )
28.相互需求理论用相互需求强度说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
2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
价格。( )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3.相互需求
四、简答题
1.简述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理论中发展本国工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4.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6.分析比较优势理论与相互需求理论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
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