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陶渊明比较论
中还是高兴的。所以在《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中说:“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但那些守旧的大官僚仍不能容忍他留在朝廷,于是在三月又被贬至更荒远的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工作、生活了将近五年。这期间,由于他是一州之长,可以在一定范围实施自己的主张,所以政绩颇为显著。他制定了一系列法令,鼓励人民开展生产,兴办学校,使原来的“蛮荒”出现兴旺景象。看到这些,柳宗元虽然感到欣慰,但内心仍是忧郁的,并且身体也越来越差。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八日,柳宗元终于在抑郁中死去了。
综上所述,柳宗元的一生是不得志的。这坎坷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不能不产生深深的影响。了解这些将为我们下面分析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提供方便和线索。
二
在《柳河东集》中,反映山水田园生活的诗虽然不过三十多首,还不到柳宗元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但是由于他有意效法陶渊明,特别是有些诗的题目和陶诗完全一样,如《饮酒》、《咏三良》、《咏荆轲》等,所以柳诗与陶渊明诗在内容上相同或相似之处还是很多的。
一、都描写了田园生活。柳宗元反映这方面生活的诗篇主要有:《首春逢耕者》、《溪居》、《郊居岁暮》、《茅檐下始栽竹》、《田家三首》等。这些诗,有的是写农民的劳动,有的是写自己的闲适生活,当然也有偶而的荷锸之举。这些内容与陶诗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其一,柳宗元多是以旁观者来写田家生活的,所以比较肤浅;而陶渊明本身就是一个躬耕者,他常常与农民同甘苦、共忧乐,所以写得比较深刻。其二,柳宗元写田家生活的诗,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反映了农民的悲惨生活遭遇,如他的《田家三首》,就是侧重写对农民横征暴敛的代表作。而陶渊明虽然也有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描写,但主要是写田园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如他的《归田园居五首》,便着重描写了纯洁、幽静的田园风光,这里榆柳绕宅,桃李满园,炊烟依依,虚室闲静,好一派诱人的田园美景。在这里,田园生活似乎被作者美化了,但诗人并非不正视现实,他
描写山水游乐的诗篇比较多,计有二十余首,而陶渊明写这方面生活的诗篇却比较少,总共不足五首,其中的代表作,要算《游斜川》了。但在这首诗中,纯写山水的句子也不多。而主要部分是抒怀。两位诗人写山水诗的目的,似乎都不在于游乐,而是另有寄意。所不同的是:其一,柳宗元是借山水以抒幽愤,如他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此诗通过对海边奇峰的描写和联想,揭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去国怀乡的愁苦,也有被贬谪、压抑的激愤。而陶渊明的诗则是借山水抒发自己辞官后的闲适恬淡的心情。其二,柳宗元偶有几首山水诗是写自然美景的,
如他的《零陵春望》、《渔翁》等诗,但有的是以“乐景”写哀,反衬其哀;有的是借“乐景”以忘其忧,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骚摩,伸展支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
[8]能久为舒畅哉!”而陶渊明写山水之美景,则主要是
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也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少无
[9]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三、都抒写了对古代隐士、义士及豪客的景慕之情。柳宗元的诗赞颂、效法过夸父、三良、燕丹、荆轲、乐毅、屈原、樊重、於于陵、戴宏等;陶渊明的诗倾慕过长沮、桀溺、三良、荣子期、张挚、杨伦、疏受等。他俩相同的是:都敬慕隐士的高风亮节,并向往他们的林泉生活;都对古代为忠义而献身的义士表示同情和赞美。但他俩的不同之处也十分明显:一是柳宗元对隐士的钦慕之情远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切和浓重,有的诗虽然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但还是期望能有所作为,如他的《冉溪》: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述了自己少时即有许国的宏愿,但因政治风波而被贬远郡。他在壮心瓦解时,只好学樊重买地种漆。但他种漆的目的并非为了消遣,而是待其“成器”,即有朝一日能重返朝廷,以实现自己的政
是把田园生活当作黑暗的官场生活的对立面来写的。治理想。二是他对古代义士豪客的歌颂,往往都是称许由于他把仕途视为“尘网”,所以便把“自然”看作乐园。他们为国建功立业的壮举,如在《咏史》中说:在陶渊明的心目中,农村是世界上的唯一净土,因而尽情加以讴歌。其三,柳宗元的田园诗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而陶渊明的诗没有侧重写农民的困苦生活,所以相对地看,对农民的同情往往没有柳宗元深切。
二、都描写了山水游乐生活。在柳宗元的田园诗中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口兼口兼
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悠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陶渊明的这类诗虽然也赞颂了义士、豪客们的悲壮事迹,但其主要目的还是以古喻今,借以揭露、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