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另外,太原理工智能仪器教研室已研制出第一、二代弹数据记录装置,该装置已多次成功地应用于某反坦克弹地面联试和靶场弹的有控飞行试验中,为弹系统分析提供了大量数据。其中第一代弹黑匣子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不能识别启动信号,易造成误启动,不能根据需要改变采样频率等。但第二代相关的缺陷都有所改进或完善。华北工学院也已研制出了相关产品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据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神舟飞船也载有“黑匣子”,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而“神六”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在人们的印象中,“黑匣子”的概念一直是和飞机,尤其是客机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黑匣子”或者说类似于“黑匣子”的各种记录装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在已不仅仅局限于飞机上,已被广泛应用到军用飞机、卫星、潜艇、海运、铁路运输、缉毒、消防甚至医疗手术等多个领域。另据报道,北京市部分长途公交车上都已安装上了黑匣子。随着黑匣子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黑匣子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黑匣子将朝着更可靠、体积更小、更方便、更智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