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尽可能详细地绘制出逻辑图、电路图
绘制系统的逻辑图、电路图按照由简到繁、由整体框架到局部细节的原则一步一步进行,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以后的实验和调试中不断地对逻辑图、电路图进行修改,从而逐步达到完善。
③ 制作电路和调试电路
按所绘制的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出电路并进行调试,通过调试,找出硬件设计中的毛病并予以排除,使硬件设计尽可能达到完善。调试好之后,再设计成正式的印刷电路板。
(2)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由于其任务不同,计算机种类繁多,程序语言各异,因此没有标准的设计格式或统一的流程图,这里只能对软件设计的过程及相同的问题作一介绍。
① 明确软件设计任务
在软件正式设计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设计任务。然后再把设计任务加以细致化和具体化,即把一个大的设计任务,细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任务,这就是软件工程中的“自顶向下细分”的原则。
② 按功能划分程序模块并给出流程图
将程序按小任务组织成若干个模块程序,如初始化程序、自检程序、采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等,这些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低一级模块可以被高一级模块重复调用,这种模块化、结构化相结合的程序设计技术既提高了程序的可扩充性,又便于程序的调试及维护。
③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可供使用的语言有两种: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如BASIC,C语言),或者是混合语言编程。采用汇编语言编程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速度,可以对数据按位进行处理,可以开发出高效率的采集软件,但是通用性差且数据处理麻烦和编程困难。采用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混合编程,既能充分发挥高级语言易编程和便于数据处理的优点,又能通过汇编程序实现一些特定的处理(如中断、对数据移位等)。这种编程方法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编程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