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摄影流派(4)

时间:2025-04-19   来源:未知    
字号:

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倡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茨.该派摄影家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与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有的美感效果,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流派对促进人们对摄影特性和表现技巧的探索研究起到一定作用.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和作品是:斯蒂格里茨的《三等船舱》、科班的《俯瞰纽约》、斯特兰德的《双层的“AKELEY”》、斯坦诚的《K桑德伯格》等.

印象派摄影

形成于19世纪末期,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领域中的反映.该派摄影家提出“软调摄影要比尖锐摄影更优美”、“假如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的摄影”、“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照片”的理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该派摄影家在创作时从对镜头成像的控制发展到暗房加工,甚至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层次,刻意追求“绘画”效果,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有人把它称为仿画派.在摄影艺术流派的关系上,印象派摄影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杜马希的《后台》、邱恩的《亨利.钦白尼斯》、瓦采克的《农夫像》埃夫尔特的《戴帽子的女士》、奇里的《桥》等.印象派摄影家的作品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但缺乏空间感.

绘画主义摄影

盛行于20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其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美.绘画主义摄影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美,强调摄影家的艺术修养,认为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充实的艺术修养.这一流派的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领域中去,促使了摄影艺术的发展.主要的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斯的《男爵之宴》、罗宾森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雷兰德的《两种生活方式》、金马伦夫人的《汤姆士卡莱尔》、尼达的《弥留之际的嚣俄》等.大多数作品都脱离现实生活,常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安排场面拍摄,以追求绘画效果.随着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的审美趣昧的变化,受到“自然主义”冲击.绘画主义摄影在摄影艺术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各摄影流派(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