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资料
绪论
园林植物培育学发展现状
1.工业发展提供了新型农用材料,为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新型栽培设施的出现,促进了园林植物培育学的大发展.
3.生物技术为园林植物培育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育学发展前景
1.有机花木前景好
2.新品种的选育认识未来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培育学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
苗圃种类
1,、按使用年限分:○固定苗圃十年以上
○临时苗圃
2、规模面积分:○大型苗圃>20hm2
○中型苗圃3~20hm2
○小型3hm2<
3、按所有制形式分:○国家苗木
○集体苗木
○个人或私营苗木
○合资苗木
○其他苗木
4、按育种类型分:※专类苗木
※综合苗木
5、按苗圃所在位置分:○城市苗圃
○乡村苗圃
6、行业发展新模式分:○苗木生产与餐饮娱乐观光相辅相成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园林苗圃:园林苗圃是繁殖和培育苗木的基地。其任务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各种用途的优质苗木,以满足城乡绿化所需。
大型苗圃:面积在20hm2以上。苗木种类齐全,有乔木和花灌木的大苗、露地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和草坪,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雄厚,常承担一些科研和开发项目,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长。
中型苗圃:面积在3~20hm2。生产苗木种类多,设备较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小型苗圃:面积在5hm2以下。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期限不固定,往往根据市场需要来更换苗木种类。
生产用地:直接用于苗木培育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用的轮作区。
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包括苗圃管理区用地和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储建筑等占用该土地。
播种苗区:培育播种苗的主要生产区。自然条件经营条件最好地段,接近水源,灌排方
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资料
便,土质最优良,背风向阳。
移植苗区:该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移植,把有播种区和繁殖区培育出来的一至二年生的幼苗,移植到该区再培养1~3年,长成较大苗木后,再移植到大苗区培养或出圃。
大苗区: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展览区:
母树区:为保证种苗纯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提供优质接穗、插条和种子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
渠道引水系统:是传统的引水系统,投资少,但流速慢,蒸发量和渗透量都较大,且占地面积多,经常维护、修缮。
苗圃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苗圃地基本情况和苗圃专项档案两大部分。苗圃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苗圃位置、面积、经营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图、土壤分布图、苗圃区规划图、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机具、车辆、生产工具以及人员、组织机构等。专项档案主要包括:苗圃土地利用档案、作业档案、育苗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其相关查档案、科学实验档案、苗木销售档案。
问答题
1.简述苗圃选择的地理自然条件?
坡度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或2~5度的缓坡带;坡向应根据经纬度、海拔、苗木特性及栽培设施等条件选择适宜坡向;小地形应注意积水和寒流、风向、温差较大的地方不适宜建苗圃,在河滩水库建苗圃应考虑最高水位。
土壤养分要充足均匀
土壤质地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土或轻粘壤土为好
土壤酸碱度要适中
水源要充足,灌溉要方便。不同的土壤质地选择不同的地下水位,一般砂土为1-1.5,砂壤土为2.5m,黏性土为4m左右。苗圃要选择病虫害少的地方。
2.苗圃规划准备工作?踏查、测量、土壤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植被与生物
调查、人为干扰调查。
3.如何进行生产用地的区划?
1.合理规划耕作区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排水沟和步行道路也应该留一定宽度。2.生产区设置。合理安排播种区、无性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培育区、母本园、温室和荫棚区、引种驯化及科研试验区、其他区的面积。
4.如何设置苗圃水源?
先调查苗圃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面水选择取水方便,水量充足,且与土壤问差不大,没受污染的水源。硬度大、水温低的地下水需要设置储水池提高水温再用于灌溉。
5.如何设置苗圃排灌系统?灌溉系统:水源、提水设备、引水设施三部分。水源:分为
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水源应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并力求分布均匀。提水设备:多用抽水机(水泵)。引水设施: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形式。漫灌和侧方灌溉使用地面梁道引水;喷灌和滴灌使用管道引水进行灌溉。目前新的灌溉技术有:微喷(喷洒形式共3种:旋转式、折射式、脉冲式);智能节水灌 …… 此处隐藏:106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