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 2006
HAIWAISHICHUANG日本高速铁路考察报告
铁道部总调度长 吴强线建成投产至今,新干线建设不断扩的列车运行时间一般在两个半小时以展,由原来的1条发展到现在的6条:内,如东京到盛冈496.5公里,运行应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邀请,我于即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山时间2小时21分;东京到新大阪5522006年1月15~18日,对日本铁路阳新干线(新大阪—博多)、东北新干公里,运行时间2小时29分;大阪到进行了考察。其间会见了日本国土交线(东京—盛冈、盛冈—八户)、上越福冈553公里,运行2小时21分。列通省铁道局梅田局长,参观了东京新干线(大宫—新泄)、北陆新干线车运行最高速度达到了300公里/小站、博多站、JR东日本新干线东京调(高崎—长野)、九州新干线(新八代时(500系),列车运行的正点率始终度所,乘坐了东京至博多500系新干—鹿儿岛中央),营业里程发展到现保持很高的水平。以东海道新干线过线列车、添乘了九州新干线800系动在的2387.1公里。
去十年的记录为例,实际到达时间与车组,参观了博多动车段、川崎重工、随着日本新干线的扩建和发展,运行图相比平均误差在1分钟之内,兵库工厂。
现已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博多、盛2003年的列车误点达到了平均6秒钟1.日本新干线情况
冈为中心、线路半径在500公里左右的高水平。
日本自1964年首条东海道新干
的高速铁路输送网。500公里范围内
日本新干线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
2006/3
综合运输
85
综合运输 2006
一。在考察中了解到,东京车站每天到发列车4436列,仅JR东日本公司日发送人数就达37.49万人,这个数字远远大于我国铁路任何一个客站,那么它与我们现在的大客站有哪些不同呢?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特点之一:东京站是一个轨道交通的集合体。高速铁路、既有线铁路、地下铁路在东京站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理想和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东海道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都以东京为中心向外放射,既有线和城市轨道的中央本线、京滨线、山手线、东海道本线等都在东京站或始发或穿行,地铁丸之内线直接引入车站,各种轨道交通共同使用东京站,从而给市区出行、到达和所有换乘的旅客提供了最便利的换乘条件。对所有的旅客而言,它只有一个东京站,但对不同的经营者而言,又是各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和主体。这与我国铁路客站的设置是大不相同的。东京车站每天到发的4436列车,是既包括了新干线,也包括了既有线和地铁列车的。其中:东京—大宫间新干线列车310列,东海公司新干线295列,既有线列车3159列,地铁丸之内线列车672列。
86
重视安全技术的应用,继续保持了新干线旅客运输零死亡的安全记录。在考察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除了其高质量的线路基础、先进的动车装备、完善的控制技术外,在自然灾害的预防上,成效卓著。尤其是根据本国的实际,采用在铁路沿线和海岸线上设置风速和地震测试仪的措施,一旦有台风或地震灾情发生,可以及时发出减灾报警,迅速切断新干线的电网供电,迫使列车停止运行。正是由于新技术的采用,新干线实现了大密
度、大运量、高准确性的安全运行。1964~2004年新干线已累计完成客运量74亿人次,2004年新干线输送旅客29125.8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746.7亿人公里,2005年完成客运量约在3.16亿人次以上。
下一步日本将继续建设八户—新函馆、长野—富山、博多—新八代新干线,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网。
2.东京站的情况
东京站是日本最大的客运枢纽站,也是东京都最大的客流中心之
特点之二:东京站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站场。整个站场主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高架布置,消除了平面交叉干扰,大大提高了枢纽能力。整个东京站地下有5层,地上2层,其中:地下5层分别在1、4、5层中设置地铁和既有线路。地下5层是既有总武线,2面4线;地下4层是既有京叶线,2面4线; 地下一层是地铁丸之内线,1面2线;2、3层作为地下交换层; 地上2层分别设置既有线中央本线,1面2线; 新干线,5
综合运输2006/3
综合运输 2006
交叉,各行其道,构新干线的列车在东京站仅有2个站成了一个巨大的站台、4条到发线,但其使用的效率是场。无论是各方向极高的。
接发列车能力,还特点之四:车站的售票、进出站是各线旅客换乘条和服务系统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与强件,都堪称优化和大的接发列车能力相匹配,适应了大方便,这也与我们流量、高密度、客流快速集散的需要。
大不相同。迄今为日本新干线全部采用了计算机联止,我国铁路所有网售票,车站售票以自动售票为主,客站站场都是在一
人工为辅。通过自动售票机,旅客可东京站自动售票系统
个平面布置,还没以方便地查 …… 此处隐藏:511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