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七、知道二年级(下)语文教材创设的两个全新栏目及其作用
二年级(下)语文教材创设的两个全新栏目是“我知道”、“宽带网”。
1、“我知道”栏目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信息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2、“宽带网”栏目是借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名词,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八、了解三年级(上)语文教材是怎样围绕专题整合教材的。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内教学内容的整合。
九、知道三年级(上)语文教材采用了那些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积累的思想。
1、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大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2、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完全陈列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既要灵活有扎实。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读出自豪的感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又体现兼顾的基本要求。
十、了解三年级(上)语文教材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的意图。
“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这部分的教学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十一、了解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将“口语交际”和“习作”两个板块提前的编排意图。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 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十二、在使用三年级语文教材时,能正确认识精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①加强词句的教学、理解与积累。
②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③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④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以读定教,顺学而导,预设与生成的调整。
⑤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⑥要开展合作学习。
⑦要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学生在课堂上把所悟、所感、所学进行全班交流。
2、略读课文的教学
①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要求,
②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把课文读懂,习得学习方法。
3、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