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还存在许多困惑和困难,如: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应当怎样组织活动?如何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开展活动?等等。造成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总把道德、品德与儿童生活脱离开来,将它作为一种独立现象来对待。原因之二教师在开展活动化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活动形式上看似热热闹闹,但并没有什么教育价值;有些活动的组织是无序和凌乱的,实际教学效益比较低;忽视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等等。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际的教学实践看,都需要我们对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进行研究。
所以,对于如何让品德与生活中的活动更有效的研究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让这种让传统的说教方式和流于形式的活动方式尽快消失。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初步构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课程新模式,使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验,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就“课堂教学有效性活动研究”这一内容,我们发现国内有以下相关研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反复查询后,发现黑龙江加柯达奇正在研究类似课题,但并非结题。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也研究过类似课题,只是,他们的面较广。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有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有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式。
二、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由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并在活动中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评价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的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与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