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六)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指标体系,确定并实施好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为201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世所罕见,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和作法可以借鉴,我们只能通过实践去探索并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要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政治安全是社会管理的根本,要坚决遏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活动,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斗争;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创造稳定的环境。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要解决好突出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管理的核心,要以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要加大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下大力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着力构建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要做好人口管理工作。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关键。对流动人口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原则,通过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使他们安定下来,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流浪儿童,要从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入手,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对家庭无力管理、又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政府要承担起责任,对他们进行及时治疗和有效管理。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还要实现对“两新组织”的依法管理。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以及新兴媒体是重要的社会力量,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它们加强行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做到诚信守法。对“两新组织”的管理要从完善法制入手,实现依法登记、依法管理;同时要实现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全覆盖,支持其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时期,这决定了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错综复杂、层出不穷。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要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创新精神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要以各地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为突破口,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解决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201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