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和地史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了中国东部地区(贺兰山-龙门山以东地区)南海古地理格局。陆地面积显著扩大,板块边缘的海槽区部分褶皱升为志留纪的一个重要特征。
-、生物界
一〉概况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三叶虫、头足类的衰减,介形类和牙形类的兴起与发展成为该纪的一个特色。腕足类出现了内部构造复杂的五房贝类和石燕类;笔石保留了繁盛于奥陶纪的有轴类,并开始新兴起了单笔石类;脊椎动物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原始的(鱼形类)无颌类外,这时又出现了有颌类(盾皮鱼类),除了具有上、下额外,还发育了偶鳍,为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从此以后,鱼类才克服了过去那种随波逐流,张口等食的被动生物方式,可完全征服水域并在其中自由游泳了。
植物界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是,随着陆地面积的扩大,半陆生的裸蕨植物已开始出现,如茎类化石裸蕨,为植物界从水生向陆地发展的过渡类型,在滨海低地、沼泽地区逐渐繁盛,是植物界演化史上的一个飞跃。
二〉代表化石
1、笔石:为该纪重要标准化石。Sl:雕刻雕笔石,薛知微(赛氏)单笔石。S2:具幼枝的弓笔石类大量出现。弓笔石:晚志留世的笔石胞管简单化,多为直管状。2、腕足类:
早志留世以五房贝为代表;中、晚志留世以郝韦尔石燕为代表。
3、珊瑚:志留纪为全球性第一个繁盛期,并常形成小型礁体。以床板珊瑚,六射珊瑚和四射珊瑚为主。如峰巢珊,泡沫珊瑚。中志留世双带型珊瑚才开始出现。
4、三叶虫:志留纪大量减少,常见化石为王冠虫。
三〉生物相
志留纪生物相仍然以笔石相、壳相、混合相和礁相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