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提中所包藏的结论,除非另有一个综合真理已被知道,否则它就不能建立综合真理。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康德的给出的答案是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即力证存在综合的先天真理。康德在先天真理理论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其本质只支持一般数学和牛顿经典力学的范畴,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其根基也不再牢固了。
弗朗西斯的观点则更倾向于经验论,提出一种“应该如何根据经验数据创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案。这种观点的表述表明科学家是不断的搜集基本材料,再加上自身经验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这里就忽略了数学分析与推理,即只有经验科学,而非数学才是知识的理想形式。培根的经验论经洛克、休谟获得进一步地发展。洛克的经验论坚守这一条原则:一切概念,即使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都经由经验进入我们的思维。他基本上是不加批判就接受了归纳法,并把它视为一切经验知识的有用工具,认为思维中的东西没有不是先在感觉中的。休谟更是坚持一种更为彻底的经验论,最终走向了不可知论。
3,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20世纪诞生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逻辑经验主义建立其科学方法论的支点。在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这种推翻了经典力学的新科学彻底摧毁了先前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关于科学必然性探究的所有努力。科学的必然性只不过存在于用来阐述定律的数学程式中,以及公理与定理之间的演绎关系中,这种新认识既为科学的理论化提供了依据,同时又限制了科学的理论化[2]。逻辑经验主义所面对的基本方法论问题是,如何使得作为知识的不变主体的科学具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逻辑经验主义的答案是建立科学观察事实和它们的理论解释之间的明确区分,并同时提出了还原语句的逻辑技巧来提炼科学陈述里的可观察的本质。
逻辑经验主义的相关主张后来遭到了蒯因等人的批判,其中蒯因提出了逻辑经验主义的两大教条:一是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二是还原论。而历史主义学派领袖库恩更是拒绝接受逻辑经验主义者根据先验的哲学原理去阐述科学方法论的策略[2]。
4,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起源于19世纪后期。代表人物是马赫和迪昂,历史主义以历史为基础,借助科学编年史学来思考科学,从而对逻辑经验主义提出了挑战。库恩反对逻辑经验主义中认为科学理性都可以还原为任何一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的观点,认为坚持科学理性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基于可靠信息所做出的判断之中。同时库恩提出了重要的三个概念:范式、不可通约性和革命。在库恩看来,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单一的一种范式所支配的,范式为在它所支配的科学内合法的工作规定了标准,它协调并指导在该范式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的解疑等活动。第二个概念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方法论的算法去消除相互竞争科学范式之间的歧义。而当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致性意见拒绝现行范式而赞成另一范式时,这就导致了科学革命。
科学方法论当代发展的困境
1,对归纳逻辑的反对与辩护
20世纪以来,归纳原理对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的阐述。赖欣巴赫说:“这个原理决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从科学中排除这个原理就等于剥夺了科学决定其理论的真伪的能力。显然,没有这个原理,科学就不再有权利将它的理论和诗人的幻想的、任意的创作区别开来了。[4]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波普尔首先立足于他的否证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但波普尔自身对什么是归纳都从未清晰地说明。拉卡托斯认为,归纳逻辑的原始目的是“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知识”,存在着某种归纳原则或拟归纳原理可以把“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与方法论的评价、逼真性与确认性联系起来”。沃特金斯却认为拉卡托斯的归纳进步观站不住脚,认为我们无法从确认评价推进到逼真评价。他的观点显然也没有好多少。
2,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篇四: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