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工程名称:新建成地方铁路 线 施工标段:3标 编号:
主要进场人员报审表
工程名称:新建成地方铁路 线 施工标段:3标 编号:
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单
工程名称:新建地方铁路遵化南至小寺沟线 施工标段:3标 编号:
(三屯营至铁门关段)
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1.片石砼挡土墙
本标段的挡墙主要为路肩挡土墙和路堤、路堑挡土墙,墙身采用C15片石砼浇筑,片石掺入量不超过20%。 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 1-1片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框图
⑴基坑开挖
挡土墙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分段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墙基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否则应作成台阶式。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地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路基,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
当挖基发现有淤泥或软土层时,需进行换填处理,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
⑵现浇混凝土基础
按挡土墙伸缩缝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筑,在清理好的基底(或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筑。
⑶现浇混凝土墙身
现浇混凝土墙身与基础结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立模时采取内撑外顶的加固措施。
混凝土开始浇筑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再浇筑墙身混凝土。墙身高度超过4m时,分两次立模,当混凝土落高大于2m时,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供应,输送车运至现场,插入式振动棒捣实。加填片石时要选用粒径不大于30cm的无水锈、质地坚硬、无风化的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应有不小于30cm的间隙,每层砼灌注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然后再灌注一层砼,片石层间砼厚度不得小于30cm。
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
⑷伸缩缝、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施工时缝内夹2cm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20cm。
墙身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衡重台处必须设置一排,泄水孔采用φ=0.1m的PVC管。
当墙后填料为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碎石类土及中砂以上的砂类土时,可不设反滤层,当墙后填料为非渗水土时,墙背在最低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高度以内,通长设砂夹卵石反滤层,厚0.3m,顶部0.5m和最低泄水孔下部设置夯填粘土防渗层。
当墙顶高出地面4m且连续长度大于20m时,路肩挡土墙设置防护栏杆,且挡墙及两端各延长5m范围内,在靠山侧铺设单侧护轮轨。当挡墙靠近居民点,且墙顶高出地面4m时,设置防护栏杆。 2.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规范、标准,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狠抓各项基础工作和标准化管理,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总的质量控制原则是“试验段先行,总结工艺工法;确定重点难点技术,明确质量控制要点;严格工序管理,加大过程质量控制力度;严肃质量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第三方检测评估;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内实外美;达到验收标准,建设一流工程”。 3.工期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工期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施工资源上保证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工期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施工调度,搞好动态控制,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实现工期目标。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4.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挂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小组,遵循“抓效益必先抓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按“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做到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流程图
自检小组业务流程图